近日,为期三年多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结束,调查范围覆盖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的所有区域,共发现植物、昆虫、大型真菌等多个类别的34个新物种,此外还调查到10个中国新记录种。
此次调查类群囊括了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两栖类、微生物等。在发表的34种新物种中,有5个真菌新种。而在调查结束后,专家又陆续发现并发表了12个真菌新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 曾辉:武夷山这里,我们叫作植物的垂直分布带,所以它有多少植物,实际上就有多少与之相匹配的真菌的数量,我们现在发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根据调查结果,截至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共有鸟类310种,占全国种数近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了两种鸟类新记录种。
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鸟类调查工作人员 杨金:我们新增了两个鸟种,绿翅金鸠和黄臀鹎。绿翅金鸠整个外形看起来是翡翠绿色,它是一种鸠科的鸟类。这次一些鸟类新记录种的发现,其实是得益于我们规划更多的样线,投入了更多的人力。
据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总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地处中亚热带,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片区内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呈现出丰富的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长达三年多的调查过程中,科研人员共布设了1132条样线,1215个样地样方,915个样点,以及近800台红外相机。调查记录到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麂、中华穿山甲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及豹猫、黑熊、毛冠鹿、中华鬣羚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有6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工程师 蔡斌:这次有20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调查,特别是成立国家公园后,我们加大了保护力度,为生态系统里的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布设近800台红外相机 捕捉到精彩画面
为了更好地监测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在此次本底调查期间,科研人员布设了近800台红外相机,在这个月的资料回收整理工作中,科研人员又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在回收的红外相机素材上,发现了一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的画面。只见黑熊好奇地把脸凑到红外相机前,用鼻子拱起了相机。
另一段红外相机的素材中,三只体格健壮的黑熊排成一队,悠闲地在森林中散步。专家介绍,黑熊多为独居状态,在野外能记录到这样的场景十分罕见。
红外相机还记录到了三只食蟹獴,它们大都是单独行动,以鼠类、蛇类等为食,还喜欢捕食虾蟹。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工程师 蔡斌:以往的话我们都是只拍到一只食蟹獴,而且有的时候是在夜间拍摄到,这次在白天的时候拍到了三只食蟹獴在这里活动,这个是比较难得的。
据介绍,像野猪、黑熊、小麂等兽类,是国家公园核心区里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常客”。在这次本底调查中,共调查到兽类6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两种,为黑麂和中华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八种,包括豹猫、黑熊、黄喉貂等。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工程师 蔡斌:这是我们拍摄到的一段雨季时一个野猪的视频,这只野猪它可能在地上寻找食物的时候嘴边粘了很多泥巴,它要找一个地方把嘴边的泥巴处理掉。于是它就在这个小竹子上,左蹭蹭右蹭蹭。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外相机是生物本底调查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监测物种的分布与种群动态,还能揭示动物的行为习性,为科学保护提供科学数据。而要更好地记录野生动物影像,红外相机的布设位置也是十分有讲究的。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工程师 蔡斌:我们一般将红外相机布设在兽径上。兽径是在现场一些动物的痕迹,比如说小麂的粪便、野猪拱过的痕迹、雉类的羽毛等。布设在兽径旁边,更容易拍摄到这些动物经过的画面。一般情况下,红外相机是处于待机状态,假如有动物经过,它通过红外感应会触发拍照和录像功能。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全方位守护生物资源
此次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为全面提升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几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以及地面巡护系统,对园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天空地”一体化的全方位监测。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智慧管理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分区分网格对国家公园核心区进行视频巡护。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工作人员 范志伟:它主要是采用互联网、物联网还有GIS等技术,构建了一个统一管理平台,我们会将前端的巡护人员、监测设备的信息统一汇聚到智慧平台。
工作人员介绍,森林火情、森林破坏、物种资源和生物病虫害等都是日常监测的重点。武夷山国家公园山高林密,人工巡护危险性高,无法实现全覆盖。为此,国家公园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巡视进行补位。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工作人员 范志伟:我们每年每个月都会对国家公园区域进行一次卫星影像的拍摄,根据每个月影像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筛选出资源变化,比如说这里面有没有违建,有没有茶园的新种,或者有没有其他森林破坏的情况。
而一些小区域的环境变化,则需要通过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测。为了监测森林火情,武夷山国家公园内还专门配备了防火无人机。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应急处置队队员 赵宏涛:在我们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火点,可以设置灭火弹的空爆高度,在火点上空爆开,及时控制住火情。
除了空中巡护,地面巡查也必不可少。武夷山国家公园布设了600多处探头,其中一部分为热成像探头,主要布设在主干道、火情高风险区以及高处的铁塔上,用于火情监测。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工作人员 范志伟:智慧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技术手段,极大提升了我们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能更好地帮助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