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围绕俄乌问题召开会议,美国顺势提出最新决议案,中美俄三国罕见达成共识,同时投下赞成票。


【联合国安理会围绕俄乌问题召开会议】


美方此次提出的决议案文本极为简短,核心内容只有2句话,呼吁迅速结束冲突,进一步敦促俄乌之间达成持久和平,相关文字表述也较为中立。

由于内容符合多数国家对于俄乌冲突的期望,所以决议案获得了中美俄这三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巴基斯坦等七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支持,英法等5个欧洲国家则投了弃权票,英法没有如外界推测,在30年来首次使用一票否决权来阻止决议通过。

但这份新决议案的通过过程,以及后续的修正案投票,仍旧反映出了美国与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明显分歧。


【安理会通过了美国起草的决议】


在美方提出这份决议案后,英法等欧洲国家以决议案尚未得到充分审议为由,要求将表决投票延后,试图推动美方修改协议内容,但延后提议没有获得多数理事国支持,投票仍旧按期举行。

在没能提前修改决议案后,欧洲国家提出了有关决议案的三个修正案。第一个修正案的内容,是要将俄乌之间这场战争的定义,从美方使用的较为中立的“俄乌冲突”,改为“俄罗斯全面侵略”,强调俄方是“侵略者”。

第二个修正案,是要增加“对乌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承诺”的相关表述,继续要求俄方彻底撤出乌克兰,反对乌克兰割让领土。

第三个修正案,则是要将“俄乌之间实现持久和平”的表述,改为“俄乌按照《联合国宪章》以及各国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实现公正、持久、全面的和平”,明显还是要从联合国决议的层面,为乌方争取最大利益,最起码要为乌方提供领土保障。


【欧洲仍在争取为乌方提供领土保障】


从这三个修正案内容来看,欧洲国家仍旧希望能够以一个对乌克兰相对有利的条件,实现俄乌停战,不希望俄方达成拿下乌东部四州等战略目标,让自己过去3年多的投入打水漂,甚至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退让,导致普京政府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更加强硬。

美国则明显是为了更早与俄方达成协议,让自己从乌克兰抽身,而决定不作出保证乌克兰领土等承诺,同时以相对温和中立的文字定义这场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地区冲突。

而如果欧洲国家提出的三个修正案均得到通过,将会彻底改变决议的内容风向,但这3个修正案1个没有获得足够支持票,2个遭遇俄方一票否决,均未获得通过。俄罗斯提出的加入“解决冲突根源问题”等修正案同样没有通过。


【美俄此前已经在沙特进行了一次沟通】


目前来看,在美俄已经进行过单独沟通,中国一贯坚持中立原则,支持一切致力于乌克兰和平的努力的背景下,中美俄其实已经在联合国框架下推进俄乌问题政治解决上形成了默契。

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快结束冲突的难点,其实已经变成了,美欧在以何种方式实现停火、是否要确保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的分歧。

除了在联合国投票过程中打擂台,美欧还在通过常规外交手段,尝试就乌克兰问题进行沟通,但欧洲暂时没能说服美方。在与特朗普会晤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表示,他不同意特朗普的部分观点,认为美方应该采取更慎重做法,且欧洲不想要一份“软弱的协议”。

而作为俄乌冲突之中的关键利益攸关方,欧洲在和谈问题上的态度十分重要,只有让欧洲参与进来,发挥应有的作用,俄乌这场危机的根源性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各方才有可能达成一份具备足够约束力的条约,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马克龙前往美国与特朗普进行了沟通,但没有就俄乌问题达成一致


中国也一直支持欧洲参与磋商,在和平谈判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在决议延期投票一事上,中国是投下赞成票的6国之一。

目前来看,虽然在美俄展开双边沟通缓和关系后,俄乌和谈的曙光已经出现,但在俄乌问题上,各主要利益攸关方的态度仍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如何在主权承诺与务实妥协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将联合国决议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路线,仍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考验。

因此,各方还将进行复杂的外交博弈,才有可能最终形成共识,一道推动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在此情况下,中美俄三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罕见共识,无疑为此提供了关键推力,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后续各方对话的空间。

在后续的沟通之中,各方需要摒弃零和博弈思想,以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框架凝聚共识,才能真正为欧洲乃至全球的持久和平铺就道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