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上最罕见的一幕

当地时间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以 10票赞成、5票弃权 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出的涉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令人意外的是,中美俄三国罕见投下一致赞成票——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在涉乌决议上实现“大国共识”。

消息一出,欧洲舆论炸锅:“中美俄握手言和,欧洲成了冤大头?”







国内网友也很是吃惊:

“这真是我懂事以来,第一次听说中美俄三常意见这么统一的时候!”



“俄乌整场战争,全都由欧洲买单了!”



“欧洲估计也挺不久,乌克兰迟早是被丢弃的......”



决议核心:中美俄各取所需

根据决议内容,安理会 呼吁俄乌双方立即停火、重启谈判,并要求国际社会为乌克兰重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看似“和稀泥”的条款背后,是三国心照不宣的博弈:

  1. 美国:借机将“持久和平”责任转嫁欧洲,缓解中期选举压力;
  2. 俄罗斯:以“和平缔造者”形象打破外交孤立,换取制裁松动窗口;
  3. 中国:坚持劝和促谈立场,推动全球多极化进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表决后的发言一针见血:“和平窗口已经开启,但钥匙在欧洲手中。”



欧洲议会纪念俄罗斯入侵乌克兰3周年



欧洲的算盘碎了一地

决议通过后,柏林、巴黎、布鲁塞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德国《明镜周刊》披露:欧盟原计划在3月峰会上推出 “乌克兰战后2000亿欧元重建计划”,如今却因安理会决议被套上“法定义务”。更让欧洲憋屈的是:

  • 军事层面:北约成员国2024年已向乌输送价值480亿欧元武器,如今决议要求“停止外部军援”;
  • 经济层面:欧盟2025年预算中,乌克兰援助占比从15%飙升至32%;
  • 政治层面:法德主导的“欧洲安全框架”彻底沦为中美俄博弈配角。

一位欧盟外交官匿名吐槽:“中美俄联手给欧洲挖坑,我们还得笑着填土!”







乌克兰:从棋子到弃子?

尽管泽连斯基政府高调宣称“决议是国际社会的胜利”,但基辅街头已出现反欧盟标语:“欧洲的支票簿≠乌克兰的未来”。现实很骨感:

  •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乌克兰2024年GDP同比萎缩18.7%;
  • 欧盟承诺的“快速入盟”程序因法荷反对陷入停滞;
  • 美国共和党明确表示“不再为乌克兰拨款”。

正如波兰学者马雷克·切希利克所言:“当大国达成妥协时,小国只能接受被安排的命运。”





世界格局正在重置

这次投票或许预示着国际秩序的重大转向:

  1. 美国收缩:从“全球警察”退居“离岸平衡手”;
  2. 中俄协作:在非核心利益区展现灵活姿态;
  3. 欧洲觉醒:被迫从“价值观外交”转向现实主义生存策略。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2022年俄乌冲突撕裂了世界,2025年安理会决议却让欧洲独自扛起了缝合伤口的针线



(本文综合联合国官网、央视新闻、路透社等信源,数据截至2025年2月25日)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