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对外发布,详细列出32项主要工作任务。本市将锚定“便捷、顺畅、绿色、智慧、安全”目标,推动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安全通达”的首都生命线,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2024年8月15日,在东六环改造工程地下隧道,施工人员进行隧道内设备安装工作。邓伟摄
今年计划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
在规划引领方面,本市将提升交通与城市融合深度。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北京市试点实施方案》。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和管理,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通运营望京西、通马路、环球影城北等3个综合交通枢纽;实施交通枢纽综合利用和优化提升,在客运枢纽场站融合扩展邮政快递等功能。
为了推动站城融合,本市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针对新开轨道站点及出入口,提前启动接驳道路、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交通场站和P+R(机动车驻车换乘)、B+R(非机动车驻车换乘)场站等接驳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与轨道车站同步建成、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实施轨道交通微中心建设,相关区各选取至少1个持续推进。实现轨道交通大兴线新宫站A口连接新宫村商业办公综合体。
今年,本市计划出台《本市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落实措施任务清单》。出台《北京市公共汽电车线路管理办法》。完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
同时,提高中心城区交通运行效率。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开展道路通行不畅秩序乱点治理,每区完成不少于3处。
白庙南、白庙北检查站优化提升
行动计划提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进京检查站评价指标体系。出台《进京综合检查站形象标准设计导则》。落实进京检查站优化提升实施方案,完成白庙南、白庙北检查站优化提升。建立进京综合检查站运行实时监测平台。推动北京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覆盖。开通天津市至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跨省旅游班线。在厂通路开行大厂地区至轨道交通潞城站接驳公交线路。
开展城市副中心交通防堵。更新制定适应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集中建设区、城镇建设区内公路两侧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范围管理政策。持续推进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建设。实现东六环路改造工程高质量开通。拓宽通怀路局部段(宋庄南大街-通燕高速)。建成行政办公区步行和自行车示范路。打造北运河沿线慢行系统。落实副中心智慧交通信控优化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智能信控建设应用。
建设丰台站与三环路互通立交
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本市将提升跨区域联通水平,建设完成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京平高速公路改扩建、通马路改扩建工程,推进安立路、亮马河北路、西外大街西延建设,开工建设京秦高速公路(机场二高速-六环路)、顺平路、姚家园路东延、新国展联络线、京密高速公路三期,推动永引渠南路建设。
为了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将实现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项目专用高架路道路工程基本完工,推进六环路民族苑路立交、京昆高速阎吕路立交建设,开工建设五环路闵西桥立交,推动建设北京丰台站与三环路互通立交。
同时,提高区域交通承载力,建设完成运河东大街东延(通济路-春明路)工程,开工建设潞苑南一街,推动广通街、良坨路东段建设。打通“断头路”,打通东六环西侧路、马房寺村东路待贯通段、丽泽路(西站南路-莲花河东路)改扩建工程等21条。完成立项超5年未完工项目,完成刘家窑路、文化用品公司东路等21个。
此外,加强道路设施管理,启动540条未移交城市道路各类设施及时、规范管理,加快未移交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核验并启动交通执法;完成东四环、北四环海淀段和15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推进高快速路护网周边绿化彩化;创建“美丽乡村路”300公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事、天下事、身边事,就关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欢迎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