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100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载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山东的建设者们用上了智能建造技术、产品,让建设更安全、更高效。
5G塔机远程遥控
吊装效率提升15%
在全国首条上跨黄河的地铁线路——济南地铁7号线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项目创新应用的数字建造平台。平台能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施工配置和工期排布,实现进度动态调整和实时预警。“运用物联网和视觉AI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人员、深基坑、机械等重大风险工程进行全天候智能监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中国建筑济南地铁7号线5工区项目部书记韩景龙介绍,项目还引进了自主研发的5G塔机,实现远程吊装精准作业,既能改善施工环境,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在智能建造的赋能下,项目团队得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车站建设。
使用5G塔机的项目不止济南地铁7号线,在济南首个使用5G塔机的建设项目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的建设现场,塔司们不用爬到塔机上进行高空作业,而是坐在工地操作室的操作椅前,面对多个监控画面,远程操控工地的多台塔机。中建三局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国际贸易产业园工程项目机电工程师张安祥告诉记者,5G塔机的运用,可以实现一名塔司在地面完成不同时段的塔机操作,相比传统需要塔司进行高空作业的塔机,5G塔机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吊装效率提升了15%。
该项目还通过实名制平台压缩工人进场时间,运用三局云砼、智能地磅加快材料进场效率,引入智能电梯提升施工安全与精度,并采用智能喷淋、智能雾炮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张安详说,智能建造技术的全面应用,为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按照工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交付使用。为保证项目顺利交付,大年初十,项目管理人员和648位劳务人员就已全部到位。
工地平整“老三样”有了新智能
不用测量员,新入行司机也能一次干好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正在进行机场跑道平整作业。不过,这些看起来普通的工地平整“老三样”也有新智能。“你看我们现场只需要司机驾驶设备,旁边没有其他人,没有测量员、辅助工指挥,司机和设备也不用暂停等测量数据出来了再来回作业。”设备的生产商山推股份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设备是公司推出的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设备集成RTK高精度卫星定位、自动控制、3D模型解算等十余项核心技术,实现推土机、平地机铲刀姿态与位置的自动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标准化作业要求,压路机通过路径智能规划与自动避障等功能,精准控制压实重叠宽度,实现压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无需人员介入,解决了漏压、欠压、超压等问题。
相比传统机械,这样的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实现了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机群协同,工序衔接顺畅,避免窝工、等待,而且施工不受昼夜控制,施工效率提升50%以上,施工周期也大大缩减。”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场、高铁项目的路基对施工精度要求严苛,公司的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更有优势。
“除了遥墙国际机场,我们的设备还在津潍高铁项目、潍宿高铁项目施工,实现了横纵破一次成型。压实度达标率提升至98%以上,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大大减少测量员和辅工投入。”该相关负责人说,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降低了司机门槛,对新手司机也很友好。“以前精度要求高的项目推土机等一般需要有较多经验的老司机,现在我们的智能一体化施工机群刚入行的司机也可以开,雇用司机的成本能降下来三成。”
该负责人介绍,公司的智能施工解决方案和设备根据施工需要已经有了众多细分产品,还可以实现人员通过遥控器操作,更方便查看作业环境。
智能安全帽、电焊芯片
让施工更安全
智能建造赋能工程建设的背后,是建筑业正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我们把以前用在应急领域的能协助巡检的智能安全帽引入了建设场景,同时,针对动火作业,我们还研发了电焊芯片。”24日,山东万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接待了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的来访,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智能安全帽就摆在会议室桌子上。
“我们是智慧工地和智能安全施工方面比较有名气的民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积极开拓省外市场,今年2月14日开始,就接到了外省订单,工人们忙着组装设备。公司的设备也已经卖到了国外,跟着中国的建筑企业走出了国门。
向智能建造进发
今年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实现16市全覆盖
去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山东将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实现16市全覆盖。到2030年末,培育8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累计打造700个以上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适宜技术在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70%。
重点项目建设为山东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正成为推动重点项目科学设计、安全施工、提质增效的新动能。近年来,山东选定了淄博、济宁、日照、德州4个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与青岛市国家试点城市形成了“1+4”试点格局,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建造激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水平。同时,全省着力打造100家试点企业、102个试点项目。
推动行业形成智能建造发展合力,去年山东举办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智能建造“住建大讲堂”、智能建造现场观摩活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成果展,成立山东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设置智能设计、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建造设备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和装配式装修等7个专业工作委员会,着力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智能建造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