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出现一张疑似“日本六代机”的图片,不过飞机只漏出了机头部分,机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很像当年的“粽子机”。这架飞机外形具备隐身特点,而且机头非常高大,与旁边的成人对比,其尺寸甚至远超歼-20。细看机体表面,工艺似乎十分细腻,座舱盖也是镀膜的,因此究竟是真机还是模型,还真不好说。
日本对隐身战机的研究其实非常早,2000年就开始搞ATD-X项目,成果就是“心神”验证机,2016年首飞,主要验证了隐身外形和推力矢量技术。“心神”进行了32次试飞,就在2017年停止了试飞。
2019年,日本又启动了六代机项目F-X,预计2035年服役,以填补F-15、F-2等战机退役后的空缺。F-X的性能指标非常高,采用高度隐身设计,配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先进飞控系统,具备强大的对空对地打击能力,还集成了AI系统,有效提升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并通过强大的数据链与其他平台信息共享。
由于F-X的技术指标过高,日本选择与英国和意大利合作开发。很多人可能奇怪了,日本此前的F-2战斗机就是跟美国合作研制的,这次为什么不找美国?
这是因为,日本原计划通过F-2战斗机项目,掌握先进战斗机的设计能力,但这恰恰是美国最害怕的,所以F-2的研制过程中,遭到了美国的横加干涉,由最初的自主研发变成了仿制一架大号F-16。因此,对于有志于二次崛起的日本来说,这次的F-X说什么也不能让美国参和了。
其实,美国最初对日本六代机项目是很感兴趣的,甚至不惜承诺开放F-35的发动机、软件等核心技术,换取参与研发的合同,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这一方面可能是美国没有兑现承诺,另一方面,日本的“六代机”,按美国人的标准充其量是五代机,美国为了集中精力研发真正的六代机(NGAD)以及“忠诚僚机”项目,也就没再掺和日本的F-X。
那么,为什么日本选择了英国?
首先,作为“台风”的后继机型,英国的下一代战机也计划在2035年前后服役,跟日本的时间表基本吻合;其次,日英两国都是海洋国家,对下一代战机的要求高度相似,都是双发远程空优;最后,英国战机和发动机的整体设计方面很强,而日本在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微观方面更领先,双方技术优势互补,合作关系更平等,有利于日本掌握战机的知识产权。
大家不要小看日本的航空技术潜力。日本为F-X研制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XF9-1,在2019年就已经完成了推力测试,最大推力11吨,加力推力超过15吨,和美军F-22的F-119发动机不相上下。这款发动机应用了大量日本自研的高温材料,涡轮前温度达到1800摄氏度,比F119还高出近200℃,只不过日本的发动机整体设计能力太差,导致最终性能仅打了个平手。
而英国人的强项恰恰就是设计,比如EJ200发动机,推比高达10,但涡轮前温度仅有1477摄氏度,和美国的设计水平相当。有了英国方面的指导,XF9-1的最终性能超越F-119是很有可能的。
有一款优秀的发动机,那么战机就成功了一半。英国的“台风”虽然是不隐身的四代半战机,但它还帮土耳其研发了隐身战机“可汗”,因此设计一款类似F-22的战机毫无问题。再加上日本在材料和零部件方面的优势,F-X努努力,应该能达到五代半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F-X注重空优,因此它的高空高速能力非常强,这对我军前出西太作战的歼-36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来歼-36只凭高空高速性能,就可以无视日本F-35的拦截,但现在有了更强的对手,在执行任务时的线路选择、电子对抗等方面就必须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