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0万元,其中单靠烟叶产业就实现增收4万元。”日前,站在村里的烟叶育苗大棚前,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第一书记马海彦言语间难掩兴奋。
滩坪村鸟瞰图。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供图
自2023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成为困扰着马海彦的“心头大事”。然而,当时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滩坪村是典型的高山村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青壮年劳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难题何解?经过深入调研,马海彦发现,尽管村里的产业基础薄弱,但是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发展还是具有较大的潜力。“能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马海彦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随后,红色文化火种点燃了滩坪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如今,该村不仅修复了红四十九师、战斗遗址,建成了革命烈士纪念园,还打造了“昭君望乡”观景台、郊野公园、村民议事亭等一批联农富民项目。
敏感捕捉到商机,村民万义君改造自家房屋,经营起了农家乐,承接学生“红色+”研学项目,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茶叶曾经是村里的传统主导产业,但是由于经营分散、缺乏管理,一直没有形成品牌规模效应,不少茶园就此荒废。
众力举,事必成。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全村稳步推进新老茶园连片开发,发展茶园600多亩、茶农200余户,还争取宜昌市政府办等定点帮扶单位援建茶叶加工车间,引进市场主体入驻经营。
发展产业既要善于“有中生优”,也要敢于“无中生有”。在马海彦看来,推动优质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产业发展才会向“兴”而行。
2023年以来,滩坪村持续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农田150余亩,探索打造“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共同体,成功引入市场主体1家,发展产业大户3家。兴山县花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是该村首批引入的市场主体。2024年,公司负责人陈勇决定把流转到的100亩土地用于发展烟叶产业。
当前,滩坪村烟叶育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供图
“生产技术不足,有烟草部门派员蹲点指导;缺乏基础设施,有烟草部门扶持配套项目。”陈勇的选择,既源于充分市场调研后的深思熟虑,更来自对烟草部门“保姆式”服务的强大信心。在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协调下,滩坪村新建了24个育苗大棚,6间生物质标准化烤房,全村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难题迎刃而解。道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火。依托烟叶产业,陈勇一家人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去年除去生产物资、劳务用工投入,保守算下来净赚20多万元。尽管算不上成功,但是种烟这条路我会坚持走下去。”陈勇说。
工作人员对滩坪村生物质标准化烤房进行设备检修。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供图
春节前后,滩坪村喜报连连:陈勇、万义君获评全镇“产业发展能手”,村子荣获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鄂西小山村,正赓续红色基因,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夏阳 王宇杰 许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