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艺术节,我们已经推荐了好几部作品。
但其实在我心里,最想看的还是这一部——《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
没错!《咆哮山庄》其实就是《呼啸山庄》。
《咆哮山庄》这个翻译来自梁实秋先生;而《呼啸山庄》的译名则来自杨苡先生。前者在港台地区比较流行,后者在内地更为普遍。
最想看这个演出,不是因为它是名著,而是因为这次的导演艾玛·赖斯(Emma Rice),以及她那堪称颠覆的改编和令人兴奋的摇滚元素。
要知道,艾玛·赖斯可是一名了不起的女性导演。
她之前也执导了多部广受好评的作品,包括《红菱艳》《辛白林》《生死关头》《相见恨晚》等,而且还凭借《相见恨晚》提名了2009年奥利弗奖最佳导演。
2019年,赖斯获得了英国戏剧奖的杰出贡献奖。2022年,被天空艺术频道评为 「过去50年里50位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艺术家之一」 。
艾玛·赖斯(Emma Rice)
除了一位好导演之外,这部戏还是由英国国家剧院与的艾玛·赖斯自己的Wise Children剧团、以及布里斯托老维克剧院和约克皇家剧院联合制作,可以说是集结了英国戏剧界顶级力量。
2021年在英国首演后口碑爆棚,掀起热议,《泰晤士报》给出了五星评价,说它堪称一部「情感史诗」。
去年,它的官摄版本也曾通过新现场在国内上映,大家在豆瓣也打出了8.2的高分。
所以,今天特别为大家介绍这部佳作。
01既忠于原著又颠覆的改编
《呼啸山庄》是文坛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的作品,发表于1847年。
当然,它也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舞台剧等。但是 1939年的电影版至今仍然被视为经典。
希斯克列夫(Heathcliff)一角由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饰演。
对,伦敦西区的「奥利弗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图源:Cinema Essentials
不同于电影常常仅叙述原著的前半部分的做法,艾玛·赖斯这版基本上遵从了原著的主线情节。
两代人跨越三十年的恩怨,在这部近三小时的舞台剧中,得到了相对完整的呈现。
而且这个版本的「呼啸山庄」可能是最「呼啸」的。
赖斯利用灯光、音效、道具和演员的表现,在故事开篇就做到了让狂风中的呼啸山庄从书页中、想象中来到你眼前。
摄影:Sara Krulwich,The New York Times
「地基」打好了,赖斯开始「放飞自我」。在情节完整和环境清晰的基础上,让整个故事「飞了起来」。
原著中故事的叙述者奈莉(Nelly)一角被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荒原(The Moor)」。
没错,这部剧中「荒原」活了,变身为一支「希腊歌队」。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歌队领袖头戴荆棘王冠,不仅代替奈莉和剧中角色互动,还以「荒原之神」的上帝视角评述人物的行为。
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带来了一种神奇的悲剧感:命运是迈不过去的坎。
全剧穿插了9首曲目,几乎就快变成音乐剧了。
其中凯瑟琳的独唱《凯茜的诅咒(Cathy’s Curse》有着鲜明的「摇滚」特色,人物的痛苦与挣扎不再是大段台词或者表演,而是麦克风、鼓风机、歌队齐舞的综合展现。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除了歌队,希腊式的戏剧风格被整体贯彻下来。
赖斯重新塑造了剧中的主要角色——凯瑟琳、希斯克列夫。他们的性格、行为、欲望和缺点被放大,用接近希腊悲剧中「神」的方式,重新解读这些「人」。
《每日邮报》五星推荐:「艾玛·赖斯抛弃了所有的规则…将勃朗特带到狂野的新高度。」
究竟有多「狂野」呢?此刻想看现场的心情已经到了极点。
02让呼啸山庄「呼啸」起来
在英格兰约克郡的荒原上,有一个「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四英里之外,有一个「画眉田庄(Thrushcross Grange)」。《呼啸山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呼啸山庄」得名于山庄附近长年累月的狂风。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呼啸山庄的气质是原始和不羁的,与画眉田庄的礼仪和规训对比鲜明。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那么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呼啸山庄」便是这出戏的头等大事。
灯光亮起,舞台上有一本被包起来的书和一根马鞭。女主角凯瑟琳(Catherine)捡起书,扯下包装,敲了几下封面。然后她怒瞪双眼,手持马鞭,奋力甩向地面。
一声电闪雷鸣,舞台上劈开了一座荒原。
摄影:Sara Krulwich,The New York Times
如果你了解这个故事,你会更清楚这两个道具的用意——马鞭是恩怨情仇的起源、被包成礼物的书则是最后消解代际隔阂的关键。
作曲伊恩·罗斯(Ian Ross)的音效非常沉浸地立刻带我们进入了荒原:电闪雷鸣、狂风雨点。随着一扇移动木门的旋转,音效有着丰富的强弱变化,清晰勾勒出荒原和山庄的内部空间。
外面狂风大作,一棵歪脖子树在狂风中剧烈抖动,佐证了这里的风大到树都无法垂直生长。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人如何在狂风中生活也被刻画出来。探访呼啸山庄的租客洛克伍德(Lockwood)的衣服被狂风吹扬,他紧紧按住帽子,不时趔趄,甚至摔了一个大跟头。演员Sam Archer用精准的肢体展现出了风力的强劲。
于是我们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列夫生活过的约克郡荒原。
狂风的呈现建构了戏剧行动的准确背景,在这样一个「呼啸」着的山庄,爱情萌芽,但复仇的种子同时播下。
狂风同时也揭示着戏剧行动的内在意义。你看,凯瑟琳的鬼魂飘荡了整整20年——
呼啸山庄「呼啸」的仅仅只有风吗?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03荒原变身希腊歌队
赖斯版的舞台非常简约,一扇木门代替了整栋建筑,一块投影表现天气变换。还有就是各种道具和木偶的使用了。
这种质朴的风格不仅让舞台显得轻盈、灵活,更重要的是为整体「希腊悲剧式」的呈现做好了铺垫。
老仆人奈莉(Nelly)这个角色在赖斯看来,会带来一种「居家火炉旁」的感觉,赖斯更希望这个故事「飞升起来」。
那么更忠实的见证者还有谁呢?谁洞悉所有的秘密,了解少男少女灵魂深处的纠结与痛苦,并且忠实地保守这一切?
答案是荒原(The Moor)。
希斯克列夫和凯瑟琳在荒原上长大,他们的爱情和最后的悲剧始于荒原也归于荒原。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赖斯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她赋予了「荒原」人格,让这一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和意象化身为一支希腊歌队。
歌队以第一人称唱起《我是荒原(I am the Moor)》。往事变成在「荒原之神」注视下的「史诗」。
《呼啸山庄》的故事在「荒原」的歌声里,除了人与人的恩怨,还有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繁星。故事于是「冲破了屋顶」,飞向了荒原之中。
歌队的和声吟唱,不仅可以推动剧情的进展,还可以听剧中人诉说、给予警告、或者加入评论。
凯瑟琳在画眉田庄待了五周,在返回之际,「荒原」唱着:「五周不过是这星球的一瞬,但对孤独之人却如一生漫长。五周在历史长河中是个小停顿,对于失意者则是永恒。」
他们提醒我们,五周的时间不仅改变了凯瑟琳,也同样改变了希斯克列夫。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荒原」的警告,似乎也是一种预言。有时他们试图阻止,但又无法奏效。人物的命运也因此有更强的悲剧性。
作为「音乐戏剧」,铺垫在戏剧里的旋律悠扬又充满史诗感。作曲罗斯在实地考察过约克郡荒原后,把他对环境的感受完全通过音乐表达了出来。
「…天气如此动荡,如此反映小说中的关系。我立刻感觉到故事和背景中有一种史诗般的感觉…」他说。
04重塑角色,用「神」造「人」
2016年,赖斯关注到加莱难民营的情况,无家可归的儿童让她非常痛心。她在想,希斯克列夫不也是一个孤儿吗?
希斯克列夫最后的复仇并不是他的选择,而是成长环境中所遭受到伤害的结果——如果你像对待怪物一样对待某人,那么你就创造了一个怪物。
所以赖斯在剧中用木偶来饰演角色的儿时也更有深意,因为孩子是无力选择自己的命运的,他们就像「任人摆弄」的木偶。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在这部剧的原版卡司中,赖斯选择了黑人演员亨特(Ash Haunter)饰演成年的希斯克列夫,亨特多年来一直扮演西区版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亨特操着一口加勒比口音,和整个家庭显得更加格格不入。希斯克列夫被咆哮着「滚回你来的地方」,种族歧视暴力带来的创伤肉眼可见。
凯瑟琳也在经历着崩溃。她头发凌乱,行为夸张,显得有点「癫」。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她深爱希斯克列夫但答应了林顿求婚的矛盾做法,似乎是因为被某种「混乱」所打倒。
正如歌队所唱「生活设下陷阱,一旦失足就开始坠落…只好放任混乱裹挟自我」。
一首「摇滚」的《凯茜的诅咒(Cathy’s Curse)》,是她积压的混乱情感的出口。
就这样赖斯重新塑造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列夫,让他们的爱、恨、缺点和欲望进一步放大,极致到近乎希腊悲剧中「神」的地步。
凯瑟琳是「混乱之神」、希斯克列夫是「复仇之神」。两位角色也一度戴上了象征神的「王冠」。
凯瑟琳说「无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我和希斯克列夫的是相同的。」角色被「神」化之后,我们也能多少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类的灵魂和高度人格化的希腊「神」的灵魂,也有着相同的质地。
赖斯一贯的风格还包括还让同一个演员出演多个角色,这部剧中也比比皆是。
如优秀的喜剧演员凯蒂·欧文(Katy Owen)一人分别扮演伊莎贝拉·林顿和她的儿子小林顿。前者是不受待见的小姐,后者是体弱多病的男孩。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选角,这也是我喜欢和艾玛合作的原因之一。在这方面,她是最勇敢、最令人惊讶的导演之一。」欧文说。
欧文的表演给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中增添了幽默和轻松,非常出彩。
摄影:Steve Tanner,Wise Children
导演艾玛·赖斯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到访过「呼啸山庄」。和家人到约克郡的荒原露营,一起寻找那座据说启发了《呼啸山庄》的房子。
在决定创作这部戏剧的时候,她又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后来变成了剧中的歌词。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 这个版本如此「自然」的原因:屋顶直通星空,荒原肆意延展,百年狂风呼啸。
准备好探访这个《呼啸山庄》了吗?
反正我的机票已经买好了!
撰文|LMM
剧 焦 编 辑 部
第53届香港艺术节《咆哮山庄》(呼啸山庄)
时间:2025年3月26日至3月29日 19:30;3月29日 14:30
地点: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
票价:HK$680 $560 $440 $320 学生 $340 $280 $220 $160
备注:演出表演语言为英文,附中文字幕;含有粗俗语言及暴力情节;推荐观看年龄12岁及以上。
演出长约2小时50分钟,包括一节中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