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

好房子不是理想的问题,而是我们该补的短板。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今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定是分化的。尽管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比如上海、北京房价基本稳定,甚至有所回升,但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在下跌。因此,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供应商,都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从现在开始要更加关注投资的点在哪儿。”赵晖说。

2月21日,中国房地产报携手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展智奥(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好房子 新赛道——暖通舒适系统助力‘好房子’建设”创新论坛,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发表了重要演讲。

他早年曾在日本留学,任教多年,对日本房地产市场有着深入了解。他认为,日本曾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破灭全过程,分析日本房地产发展历程对我国房地产发展及‘好房子’建设都有着重要启示。

第一个启示:房地产泡沫前后,日本房价地价走势情况。

赵晖分析了1975年~2022年日本地价走势图,日本房地产行情最核心的指数是地价。从1945年开始,日本地价指数一直在增长,且持续增长了将近50年,到1990年达到最高峰,由此也造就了“楼市永远不会下跌”的神话。

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到现在快30年了,至今日本的地价仍没有恢复到当时最高峰的一半,这个教训是非常惨痛的。日本地价及房价持续下跌了15年,此后15年进入平稳阶段,不跌但也不涨。更严峻的是,伴随着楼市股市一起破灭后,各行各业做什么都不赚钱了,企业和百姓失去了信心。

直到现在,日本又有一批人开始买房,他们是什么人?是至少隔了一代的人,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破灭,所以他们不害怕,敢于下场,这说明,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恢复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当然我国发展阶段与日本不同,不能说未来房地产走势与日本完全一样。

第二个启示:不同地区的楼市分化。

1990年,日本东京房价与全国一致达到最高点,这之后持续下跌了15年;之后平稳阶段持续了7~8,2012年随着进入金融量化宽松阶段,东京房价又开始上涨;到今天,东京的房价已经超过了泡沫最高峰。日本另外的几个大城市,当前房价接近1990年泡沫高峰时期,但还没有达到这个峰值。日本还有很多地方城市,当前房价则处于更低的水平。

“这两年,东京房价在疯狂增长,与其他地方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甚至让人感觉又有些小泡沫出现了,这就是我说的,大量的是年轻人在买房,他们当时没被蛇咬过,换了一代人甚至换了两代人的时候,市场情况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赵晖说。

他表示,这一特点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今后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定是分化的。尽管现在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但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在下跌。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去化周期已降至十几个月,有的甚至更短,但三四线城市远不止这个数,市场分化非常严重。企业在投资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特点。

“几十年来,东京的住宅建设户数基本变化不大,即使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变化也不大。虽然日本全国人口都在降,但东京的人口还在持续增加。我们国家未来也会面临人口下降问题,但要强调的是,地区分化是必然规律,日本年轻人持续流向东京,他们说在家乡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此外去东京上大学也是重要原因。流向东京的人口中年轻人多,女性比男性多。”赵晖说。

“我退休后去东京住了一段时间,东京市场的好房子一房难求,很多中国人跑去东京买房,房价相对不太高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好房子。东京购房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比北上广深要突出”他说。

第三个启示:好房子将成为新趋势,彰显社会地位是购房者的重要购房动机。

“我是1997年回国的,那个时候东京还有很多很差的房子,一种叫作木结构出租房,占据大城市住房存量近20%,相当简陋,主要是租赁用房,这是当时东京等大城市的特色。现在再去,几乎找不到了,都翻建成高量的公寓。在日本,买房人通过买好房来突出‘我是住在这个高端公寓里的人’,象征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个心态非常强。”赵晖说。

他继续讲道,日本好房子的设计和建造并不是多么豪华,而是做得非常精致,通过精致彰显现代与时尚。日本的公寓住房虽然很小,但高端公寓居然把一层到二层大厅都做成挑空层,这部分空间其实也是买房人付的钱,他们愿意为此付钱,目的是显示身份。开发商为了迎合顾客需求设计建设高品质住房。即便是中等收入工薪阶层住的房子,也把公寓门厅、公共空间、外立面等建的高档和时尚精致,这是市场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好房子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住房没有公摊面积,56平方米的房子相当于中国的80多平方米,很小,但他们宁可花钱买在面子上、买在高品质上,即便是压缩自己的居住空间。如果说有一个质量差一点、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往往人们也会放弃。”

赵晖表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并不只是日本这样,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也一样。相比于住房面积,追求质量是未来购房趋势。日本的房屋装修都比较简洁,不追求奢华,但质量非常高,功能非常稳定,寿命持久,无论是水龙头、油烟机、灶台还是空调、门窗、门把,都非常好用,让住的人生活起来有一种安心感。

第四个启示:质量是房地产发展的长远大计。

“我们的房子差在哪?是质量,而不是面积。”赵晖说。

“我有十多年没去过东京,再去之后有些恍惚,为什么东京看着像一个新城市,而北京却像旧城市?从发展阶段看我们应该是新城市,东京应该是旧城市。后来发现,并不是东京都盖了新房子,而是很多旧房子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特别亮。这些房子都是普通民房,并不是高档房。”他说。“北京与东京的城市建设面貌包括功能差距十分明显。”

“对比来看,日本的房子在结构质量、设施设备、防水、隔音、隔热、生活便捷性方面,都比我们的房子要高一些。”他反问道,我们能不能把房子做得精致一些?

他认为,日本房子质量高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国民对质量普遍有高要求,质量越高的产品,他们越要追求。二是从业者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是值得很多国家学习的。“我看过日本的几个施工现场,铺马路牙子时,一个老头儿每铺一块,都要趴下身子看缝是否对齐,并拿白毛巾擦砖面和缝隙。没人监督他,这是一种追求自身做工质量的内在自觉”。第二,使用的材料确实不一样;第三,日本的建筑标准更加完善和详尽;第四,日本的市场清明、责任清晰。

“要实现好房子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住建部部长倪虹在某重要研讨会上讲过一句话,他说一定要用国际眼光去对待我们的标准。为什么中国人能生产全世界最好的手机?为什么中国人能生产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最好的轮船?就是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要拿到全世界竞争,与国际最先进企业竞争,必须以世界最高标准为要求。他们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是我们的骄傲。但是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建好没多久就显得老旧的房子、普遍看到破烂状态的人行道,等城市建设质量和形象,给我们国家现代化形象拖后腿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建设这个行业属于地域性行业,在本地区卖出去、交代过去就行了,无需与其他地区更不用与国际高质量产品比较、竞争。我们建设行业要有万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设好房子,不是未来的理想,而是我们必须抓紧补上的欠账。”

第五个启示:非常出色的住宅修缮机制。

在日本,通过持续充分的修缮来确保住房的价值、功能和质量,居民都有这个理念。赵晖说,充裕的资金筹集机制即住房修缮基金制度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房屋所有者除每个月缴纳物业管理费外,还要缴纳住宅维修基金。

“日本东京的住宅维修基金大约10年提高一个额度,因为那个时候房屋老化更厉害了,要修的工作量更大了,修的项目也更多了,对此居民都认同。再过十年再提高维修基金缴纳额,越老的房子要交的维修基金越高。中国的北京则是倒过来,越新的房子物业管理费越贵;越老的房子物业费越便宜。”

“虽然房地产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我坚信会一步步克服这些问题。我们的房地产发展仍在途中,前景美好,‘好房子’建设也将引领房地产走向历史性转型。”赵晖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