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王艳刚)京西门头沟斋堂镇作为平西抗日战争根据地的红色热土,历经战火淬炼,铭刻着“黄岭西排”“马栏排”等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2024年以来,在“五新斋堂”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以下简称“五新斋堂”项目)支持下,斋堂镇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法城农文旅产业提升节点项目、马栏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5项目,推动形成“红色+”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五新斋堂”项目照片(斋堂镇提供)
春节假期刚过,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迎来了“开门红”。位于村内的“东胡林人”陈列室人头攒动,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参观学习,感受万年古人类文化魅力,体验乡村振兴新成果。
走进陈列室,科普展览图文并茂地讲述着“东胡林人”的故事,全息展柜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活”了起来,仿佛穿越时空,向人们讲述着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
游客参观“东胡林人”陈列室(斋堂镇提供)
“太震撼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科技的展览,孩子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李女士惊喜地说。
门头沟区斋堂镇党委书记晋卫华表示,“东胡林人”陈列室的建成开放,得益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也是斋堂镇探索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五策联动”模式的生动实践。
在“五新斋堂”项目实施过程中,斋堂镇探索总结出以“沟域党委联建、片区规划先行、红绿融合发展、资源高效集成、多方共建共享”为内容的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五策联动”模式。
晋卫华表示,“五策联动”模式的提炼总结,重点解决了“五新斋堂”项目建设过程中空间资源配置、土地性质调整问题,优化扶持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机制保障,成为北京市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