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之“绿色副中心”专场2月25日举行。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方明成介绍,目前,市发改委正在联合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研究编制促进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支持城市副中心低效腾退产业空间绿色化改造
方明成说,“十四五”以来,市发改委把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摆在推动全市绿色发展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城市副中心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绿色交通方面,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基本建成,提升不同交通方式间接驳换乘能力;加快建设M101线一期工程、6号线二期(南延段),推进市郊铁路S6线(通州段)前期研究,启动M102线规划研究工作。推动区域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加快推动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通州段)建设。
在绿色能源方面,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副中心办公区二期、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北投大厦等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在绿色建筑方面,积极推动市级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执行绿建三星标准建设,包括通州区文旅区中学、文旅区小学等项目。
在绿色生态方面,加快推动潮白河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建设,打造通州-北三县大尺度生态廊道。结合六环路入地改造工程,推动高线公园项目建设,用美丽的森林串联城市副中心南北重点功能区,有效“缝合”城市副中心东西城市空间,打造活力绿色走廊。落实生态治河理念,推动温潮减河工程,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
市发改委还支持城市副中心低效腾退产业空间绿色化改造。按照市发改委低效腾退产业空间改造升级改造相关政策,支持北泡轻钢地块老旧厂房、北京未来设计园区(铜牛地块老旧厂区)、通州图书城(八字楼)、数字经济智城园等5个项目空间改造提升,加强产业导入,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效果好的产业园区。
市区联动支持城市副中心两业融合发展。支持通州区积极谋划副中心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统筹考虑城市副中心产业承载空间、产业规划布局、融合发展资源禀赋,未来设计·大健康融合创新示范区进入第二批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荐名单。促进京冀区域绿色产业发展。连续举办六届通州区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29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1800亿元,项目包括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与装备、现代服务等领域,已成为区域对接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动,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副中心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
方明成表示,展望“十五五”,市发改委将和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市有关单位一起持续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城市副中心是全市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是标杆中的标杆。”他说,目前,市发改委正在联合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研究编制促进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支持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形成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产业集聚区,打造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新地标。同时,市发改委正在积极促进技术落地转化,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绿色技术集聚地。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