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春天,就是妖魔鬼怪作妖的时候。今年可能是因为哪吒太火,鬼怪的级别有点大!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媒体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获得其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放宽人口生育约束、构建婚育激励体系的建议》。
看题目,选题不错,zz层面非常的对,不亏是院士兼政协委员的身份。不过,一看内容,真实惨不忍睹:
为避免超低生育模式发生,减缓中国人口将面临的严重结构失衡,陈松蹊团队提出建议:中国的法定婚龄为世界最高,国际上普遍的法定婚龄不超过18岁。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数,释放生育潜能。
一看这面相,有点猥x,有点汉j的第一感觉。怪不得,有如此怪胎的建议。按照陈院士的说法,是因为中国法定年龄过大,才导致生育较低,那么,之前的中国生育高峰是如何来的?
难道都是从国外收养过来的?如果不是,那么显然年龄不是问题。
作为一个清华大学这样如此顶尖的学府出来的人才,而且贵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有理由怀疑其背后的居心叵测,因为稍有理性思维的人都能想到,当前的生育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年龄的问题。
但是如果将结婚年龄降低到18岁,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阴谋诡计。陈院士打着为中国扩充人口的外衣,其实本质却是祸国殃民。
原因如下:
第一,人口素质无法提升。
根据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18岁还是读高中的阶段,或是中专刚刚毕业。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因此得不到大学的教育。久而久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会大大降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读大学的人,能有高科技人才?
第二,离婚率会更高,家庭纠纷会更多。
虽然,18岁时法定的成年年龄,但是,很多人在18岁根本没有稳定的性格。如果将法定结婚年龄降低为18岁,肯定会导致年青人的性生活的过早、过频繁。如果因为怀而匆忙结婚,这样的婚姻并不能持久。用这样的办法来提升人口,无疑是杀鸡取卵。而且会导致离婚率和家庭矛盾的纠纷升高。
第三,老百姓的负债会更重。
当前,很多人不生育,可能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严重的是不结婚。因为年轻人的压力太大了,家庭负债重,这不仅仅是在住房、教育和养育小孩的成本上,更重要的是,很多年青人的毕业后,根本没有一份稳定、收入还不错的工作。自己毕业还是要靠“啃老”才能生活,如何让他们有心思去谈恋爱,去结婚,去生小孩?
更可怕的是现在35岁,基本是职场的生死线。过了35岁,可能就面临失业,无工作的状态,老百姓敢生、敢养吗?
陈委员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家里的孩子肯定是比较优秀。既然这样为中国人口的捉急,是不是应该要做个表率,让自己的子女生个四五个,让自己的孙辈们18岁生小孩啊。如果这样做到了,就令人佩服,如果不是,那么请闭嘴!别出来丢人现眼!
这里建议,中国科学院是不是应该也要定期的对成员做年审啊,对于陈院士这样的兴风作浪的人,就应该及时取消院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