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悟!

中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学科,很多东西都值得去琢磨,为什么叫《医学心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什么东西光背不行,死记硬背背了很多,不理解,不悟。



就像有人学中医都学愣了,比如说为了养肝,应该多吃什么好?从五味来讲,酸苦甘辛咸,酸入肝,所以有一种说法应该多吃酸味的。还有一种说法,“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这是《黄帝内经》的一句话,就是肝苦急,要经常吃辛味的药、食品。一会儿又说应该多吃甜,为什么呢?木克土,“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应该多吃甘味的。

那究竟应该多吃什么味?这一会我们就说出来三种说法。这就需要悟性,当肝郁的时候,多吃辛味,辛散,疏肝解郁。当影响脾胃了,多吃甘味。肝火旺,多吃酸味。还要看具体情况,中医是个辩证法。



今天讲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第一篇叫“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它这里头有两条,我给大家背背,看这两条是不是个辩证法。

第16条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就是人得了病,他喜欢什么你就给他什么,他就有可能病就好。阴虚想喝水,多吃点养阴的东西,他就可能好了。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他一吃辣就胃疼,胃食管反流,糜烂,溃疡,那就少吃辣。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他越吃辣,胃病就越重,这不就是第一条吗?



我前两天见了个民间中医,跟我聊半天,他也挺好玩儿~他说“什么叫病,什么叫药?”喜欢什么,什么就叫药。得了相思病,那个人不来,病就好不了,那个人来了,病就好了。这就是张仲景这一条“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但是临床上你不能说我喜欢什么,就说明我体内缺什么。

我喜欢抽烟喝酒,我喜欢吸毒,那能叫药吗?所以张仲景第二条下一句话就说了,“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一个人有病在脏腑,怎么攻?,随其所得而攻之,他喜欢什么就攻什么。这和刚才说那一条是不是辩证法?一般来说,病人喜欢吃什么,说明体内缺什么,但是有的时候个别情况,他喜欢什么是一种病因,是加重疾病的一个病因,应该攻它。这就是中医的智慧无处不在,它就是一个辩证法。

他还举了个例子,“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一个人口渴还要给他利尿,用猪苓汤,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喝水是一种病因,水越多,体内存的水越多,所以要用猪苓汤育阴利水。



我们讲的稍微专业一些,就是给大家强调中医学的智慧,辩证法无处不在。所以说程钟龄(程国彭)这本书的题目书名叫《医学心悟》,打开这本书,他就说了,“心悟者上达之机”,一个人善于思考,才能成为一个高明的大夫。“言传者下学之要”,只是靠老师一句话一句话灌给你,你成不了高明的大夫,叫下学。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很多名师的学生都很有成就,但并不是所有的徒弟都有成就,所以才有一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曾经见过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很出名的一些老中医的弟子,现在很厉害,一提谁谁的学生,我说怪不得呢,因为老师就很牛,当年你想考他的研究生,那你一定是全国中医院校里头的佼佼者。

但是我也见到有个别当年名气很大的老中医的学生,到现在不会看病,不仅不会看病,一说就是“自嗨”,大家听说吧?有人说中医是“自嗨”,你自己在那说行,他自己都不信,自己都不信中医了,同样是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有的很厉害很牛掰,有的到最后不会看病,自己甚至都怀疑中医了,所以要心悟。



第二点:背

我第一次给大家讲课的时候说,学好中医的三要素,三个字。第一是背,我们的研究生入学,面试,我一般我不刁难他,我就看他基本功。学针灸的,我就问你,孕妇禁针的穴位是什么,你告诉我。一个人怀孕了,哪些穴位不能碰,不能扎。有的学生学针灸的半天说不上来,我说我不是搞针灸的,我现在记得清清楚楚,肚子上的穴位能碰吗?后边儿八髎穴,屁股上面的穴位能碰吗?孕妇禁针合谷三阴缺盆昆仑。都说不上来,你搞什么针灸啊?

学生学中医的,先背十首方子,一首一首让他背,由浅入深,先给我背一首小柴胡汤,再给我背一首达原饮,再背一首止嗽散等等。基本功好的一个也难不住,但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有的学生,你问一首,他说对不起老师,忘了。再问一首,对不起老师,忘了。第三个我都不好意思问他了。中医,学好的基本功第一是背,第二是悟,要经常去思考。

第三个:用

第三就是用,要实践。别管谁不信中医,攻击中医。如果中医能治病,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一天它仅仅是一个观赏性的东西,那就没有存在的太大价值了。如果你说这也治不了病,那也治不了病,什么都弄不了,那还是个医学吗?那就不是医学了,我们现在之所以那么有底气地敢这么说、那么说,那就是因为确实很多临床问题,中医还是不错的。



我引以为自豪的一个最厉害的,当然有很多病例了,我给大家讲一个。那女孩23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北京两家最牛的三甲医院,不是中医院,治疗花了120万,大半年报了九次病危,最后呼吸功能重度衰竭、心包中度积液,肾就不用说了,狼疮肾。

这个时候想起来看中医了,大夫也说让试试中医,到呼吸科去给她会诊,眼皮都抬不起了,也翻不了身儿,发烧不能吃饭,舌苔满厚而腻。中医讲就是湿热,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再加上一些开胃的药,七副药下去能吃饭能翻身,烧退了。再吃七副药,回家过年,正好赶上过年。血氧饱和度很快到99,很快就升上去了。心包积液,从中度到轻度到未见。



大家看,这就是效果,后来出院调理了一年才花两万多块钱,中药很便宜,一个月用不了多少钱,可是她在大的三甲医院花了120万,如果中医不介入,这个人早没了。

所以说中医它首先是医学,当然中医还是文化,中医很多东西你去体会,慢慢玩味是很有意思的。说到养生,它还能带来很多的就业岗位,什么叫养生?我们医生往往想得很狭隘,就是治病,就是和病有关系。

一切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理念、方法、产品都属于养生。大家去云南,云南特产有蜡染,板蓝根煮过的布做成的布料做内衣,对皮肤瘙痒它就有帮助,它本身是一个非遗。所以说吃的、喝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只要对健康有帮助的,包括家居,都属于养生。那这样的话能带来多少就业岗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国家都是一个大的帮助,不亚于医疗,养生保健市场不亚于医疗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