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5日,夜,砀山县城。被日军轰开数道的缺口处,枪声渐渐平息下来,暂时停止进攻的日军,退到城外休整待命。
残破不堪的城墙内外,陷入了一片死静之中。
城内,与日军鏖战数日的中国守军,已然到了弹尽援绝的绝境之地,在日军这边看来,他们只需要好整以暇地等到天明,在大炮、坦克的掩护之下,必然能够一举冲入城内,占领砀山城。
于此同时,城内的中国守军,也在做着最痛苦的决断。下午,为了杀退攻入城内的日军,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从街头砍到城墙根处,白刃翻飞,血盈满地,不少人的大刀都砍卷了刃,两次来回拉锯相搏,城内守军的战斗人员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到了不得不突围撤离的地步。
当夜,凌晨两点左右,师部最终下令突围。
砀山城东、西、北关的居民们,因为提前得到了消息,随着部队一起从西门匆匆撤离,而南关的回民巷子一带,却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消息,不少人没能逃脱,被蹿入城内的日寇顿时包围了起来。
夜色之中,整个砀山城南关一带变得异常狰狞,敌人们用燃烧弹、喷火器焚烧房屋,肆意烧杀淫掠,喊杀声、怒骂声、哭泣声混杂成一片,到处都是烈焰滚滚,火舌纷飞,浓烟漫天。
日寇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人,便在南关挨家挨户搜抓民众,无论男女老少,全都一股脑关进刘家院、马家大院、徐家院内。几百号人,随后被日军分批提出,拉到堤岸一带,成排跪下,或用机枪扫射、或用战刀砍杀,成批的民众,纷纷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
当时,日寇在砀山城内到处踹门搜人,凡是被其发现的民众,往往难逃厄运,民众们也都是纷纷设法躲藏,期望能够在这兵火焚燹之中,苟延性命。
这天夜里,不少民众被残暴的日军戕害,但也有少数的民众,最终逃过一劫,其中,有一个名叫刘友才的人,即便是几十年后,一提起他,还是有人感激得直落泪,声称要不是因为他,当天藏在清真寺的那四十多人,全都得遭殃。
刘友才是个回民,就住在南关靠近城门那一块儿。当夜,师部决定突围,安排一部在南关佯攻,吸引城外日军注意力,以掩护主力撤退。
刘友才听着外面的枪声渐渐平歇下来,向着南城门冲过去的士兵们越来越少,当即意识到,出大事儿了!
等刘友才慌慌张张冲出屋子后,他才发现南城门那边火光冲天,附近的邻居们全都慌慌张张跑了出来,其中一人带着哭腔喊道:
“完了!完了!部队跑了,鬼子进来了!”
当时,日军已经窜入城内,街上乱糟糟的,逃命的人们到处乱躲,不少人躲在一旁的树上、沟里,被日军搜出来当场杀害,刘友才眼见到处都是日本兵,顾不上多想,当即向着清真寺方向跑去。
清真寺地方大,可以躲藏的地点比较多,藏在那里面或许可以躲过一劫。这个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后来又经清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大片建筑群。
刘友才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清真寺内,向里面的阿訇求助,对方赶紧将他领入大殿之内,推开殿门,刘友才这才发现,殿内已经藏了三四十人,老人小孩儿都有,所有人看向门外的眼神当中,都是笼着一层浓浓的恐惧。
刘友才挤入人群之中,与大伙儿一起,听着外面嘈杂的声响,越来越近,心里不禁悬了起来。
没多久,便听到外面有人喊骂,声音呜哩哇啦听不真切,但所有人都立即意识到了,鬼子找过来了。
此时,三名日本兵闯入了刘友才他们藏身的清真寺内,外面的阿訇面对日军的蛮横,拼死阻拦对方进入寺内,向对方不断地比着手势,意思是没有其他人在寺内。
然而,这仨日本兵压根就不信阿訇的描述,当即将他推倒在地,随即进入清真寺内,到处翻寻起来。
沉重的皮靴声渐渐逼近,回荡在空旷的廊庑之间,刘友才得心,随着这渐渐逼近的脚步声,如同鼓点一般,“噗通、噗通”跳个不停。
“吱呀!”殿门被打开了,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花姑娘的干活!”其中一名日军士兵满脸邪笑,指着人群中的女人,大声地欢呼起来,另外两名日军士兵闻声,当即挤进门来,顺着那名日军士兵手指方向看去,登时眼睛亮了起来。
三名日军士兵扑了过来,殿内顿时乱作一团,惊恐的人们四下躲闪,而被那三名日军士兵抓住的女子,则吓得如同筛糠一般,瑟瑟发抖,瘫软在地。
眼看这三名日军士兵拉着那几名女子,就要拐向后殿逞凶,夹在人群当中的刘友才登时义愤填膺,他曾学过武艺,平日里也经常练习,平日里街坊邻居们谈日色变,将日本鬼子说得刀枪不入一般,因此,刚开始,刘友才也有些犯怵,犹豫不决。
但此时,眼见同胞受辱,所有人命在旦夕,自己倘若再退一步,则必然终生悔恨。情急之下,刘友才顾不得多想,当即跳将出来,对着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名日寇,猛地就是一脚,这一脚,把那名日寇蹬出老远,腰间的战刀都跌落在了一旁。
刘友才一见对方战刀落地,当即一个箭步蹿了过去,弯身拾起战刀,拔刀、挥刃一气呵成,“唰!”地一下,便将那名撑起身子,想要反抗的日军,迎头劈了个血流倒地。
随后,刘友才揉身而上,再次挥刀,对面那俩日本兵被他疯狂的砍杀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刘友才双双劈杀。
夜色深浓,人们看着眼前这三个日本兵尸体,渐渐平静下来。
“这里不能留了,得赶紧走!”刘友才招呼几个人,大伙儿一起将这三名日军士兵的尸体,丢入寺庙的井内,随后领着众人,翻墙而走,一路沿着水沟而行,最终隐藏在了城河边的芦苇荡深处,靠着芦苇的遮蔽,最终躲过了一劫。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700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砀山文史资料》,张克民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