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的冬日里,有那么一位特别的“居民”,它不言不语,却用憨态可掬的笑容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它,就是哈尔滨道里区音乐长廊的网红大雪人。不过,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这位“冰雪明星”也要暂时告别舞台,开启它的“年假模式”了。2月24日,这座陪伴了我们70天的18米高大雪人,正式“下班”,让不少市民和游客都感到了一丝不舍。
说起这个大雪人,那可真是哈尔滨冰雪季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自从2024年12月17日建成以来,它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18米的高度,相当于六层楼那么高,站在它面前,你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冰雪世界的震撼。头戴大红帽,身披红围巾,那笑容,简直能治愈一切烦恼。
大雪人的建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吗?它的“诞生”背后,有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大雪人更加完美,更加引人注目。而它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成为了哈尔滨冰雪季里最耀眼的“明星”。
记得大雪人刚建成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和大雪人合个影,留个念。有时候,人太多了,还得排队等上好一会儿呢。但即便如此,大家也乐此不疲。因为在大雪人面前,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份纯真的快乐,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大雪人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的关注,还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的目光。亚奥理事会的贵宾们也曾慕名前来参观,对大雪人赞不绝口。他们说,大雪人不仅展示了哈尔滨的冰雪魅力,还传递了友谊和和平的信息。这可真让哈尔滨人感到自豪啊!
除了成为热门打卡地,大雪人还成为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象征。在哈尔滨人心中,大雪人不仅仅是一个冰雪雕塑那么简单。它代表了哈尔滨的冰雪精神,那种不畏严寒、勇往直前的精神。每当看到大雪人那憨态可掬的笑容,哈尔滨人就能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雪人也逐渐成为了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大雪人的话题阅读量破亿,无数网友纷纷晒出和大雪人的合照,分享自己的快乐时光。大雪人就这样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记忆。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天气的转暖,大雪人也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为了游客和市民的安全考虑,哈尔滨市政府决定拆除大雪人。这个消息一出,不少市民和游客都表示了不舍。他们说,大雪人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陪伴了他们整个冰雪季。现在突然要告别了,心里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2月24日这天,大雪人拆除工作正式开始。早上一早,就有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了音乐长廊,想要再看大雪人一眼。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拍照留念,有的则静静地站在大雪人面前,默默地和它告别。那场面,既温馨又感人。
拆除工作并不轻松。由于大雪人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拆除过程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工作人员动用了6台机械车辆和15名专业人员,预计用时7个小时才能完成拆除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对大雪人造成任何损坏。
看着大雪人一点点地被拆除,市民和游客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他们纷纷表示,虽然大雪人只是暂时的离开了,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个冰雪季的到来。他们说,到时候一定要再来和大雪人合影留念,延续这份美好的记忆。
其实,大雪人的“休年假”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大雪人已经成为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即使它被拆除了,但它的精神却会一直传承下去。
而且你知道吗?大雪人虽然“下班”了,但它的“身影”却并没有消失。现在市面上已经推出了以雪人为元素的文创盲盒,让人们可以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大雪人的魅力。这些盲盒里装着历代雪人的微缩模型,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说起大雪人的“成长历程”,那可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从2019年那位环卫工人随手堆起的3米高雪人开始,到如今18米高的网红大雪人,大雪人已经经历了五代“传承”。每一代大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它们共同见证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现在,大雪人虽然暂时离开了我们,但它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回忆和期待。我们相信,当下一个冰雪季到来的时候,大雪人一定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到时候,让我们再次相约在这片银白的世界里,一起感受那份来自冰雪的快乐和温暖吧!
大雪人啊大雪人,你虽然只是哈尔滨冰雪季里的一道风景,但你却用你那憨态可掬的笑容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你的“休年假”虽然让我们感到不舍,但我们也知道,这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所以,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冰雪季的到来吧!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相约在大雪人面前,续写属于我们的冰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