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儿 今日报道

在2024年即将结束的那段时间,整个短剧度市场在回顾着过去的一年。在总结的同时,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各家公司仍抱有乐观的心态。放假前,新腕儿跟多家头部短剧公司交流,他们2025年的目标言简意赅——继续留在牌桌上,玩得更大、更精彩。

短剧的2024年,是个很正向的年份。这一年,短剧营销势能进一步释放,已经实现营销场景全覆盖,精品内容收益持续放大,同时还找到了高价值用户。各家公司完成从0到1,那些曾经的腰部公司得以走上牌桌,那么在2025年,注定是一场关于硬核势力的比拼。将考验选手们的经营力、运营水平,对短剧内容的理解和制作能力。

当然,态度永远是第一位。我们不知道来年会迎来哪些变数,也不知道游戏规则会有哪些改动,总而言之,不离场,是大家对自己的要求。剩下的,还是一头雾水。在迷茫和笃定的交织下,就搅浑成一股子不纯粹的情绪:

一边踉踉跄跄,一边冲冲冲。

刚来到2025年的赛场,又有了新的规则和侧重。短剧行业更强调更丰富的内容、营销场景和变现能力,对内容能力、营销嗅觉和运营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2月24日,巨量引擎在云南昆明举办短剧行业首场规模盛大的行业峰会。


在这场会议上,巨量引擎大众业务互动影视行业负责人万立会带领大家洞察2025年的新机会;巨量引擎大众业务负责人刘帅帮助大家了解具备增长潜力的方向;还有抖音短剧运营负责人王晨会进一步分析内容分发和经营双引擎的增幅情况;还有巨量引擎大众业务互动影视行业运营负责人何轹葳拆解精品内容营销进阶方法论,还有更多对创作者们的鼓励和支持等资讯,会在这场生机大会上,同一时间告诉市场。

这场大会之后,你会更了解平台的喜好和侧重,也更能判断短剧的下一年,指向何方?

2025年,短剧会更加「成熟」
自2024年结束后,短剧产业增长逻辑回归到内容本身。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短剧市场展现出更多的稳健与成熟。这种成熟最鲜明的体现,就是短剧在内容和制作上的持续优化与升级。短剧市场在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后,如今更加注重内容的打磨和题材的多元化。
严格来讲,短剧内容的市场起点开始于2022年,在行业萌芽期,官方认可将短剧正式纳入监管体系,也是在这个时候,短剧正式从“段子”身份过渡到“剧情向”,开启一段难得而珍贵的付费生涯。
后来到了高速增长期,广电总局建立常态化治理机制,同时加大对创作的扶持引导,小程序剧有了新的突破,爱情、都市、古装等题材,均在当时打开市场。
紧接着就到了精细发展期,政府在引导短剧精品化,鼓励大家制作更正向精细的内容,同时保护用户权益。
在这个阶段的一个信号是,端原生、IAA、IAP,包括各大平台的短剧通道接连开通,加上内容质量和题材日益丰富,短剧市场的成长显得越发克制。
一组数据说明了一切。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短剧市场上游收入规模增长75%,可2024年到2025年的增长预测数据,仅有15%。
这组数据会是市场悲观的信号吗?
实则不然。
2024一年内各界选手以极快的速度冲进市场,大家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做短剧?」,到了2024年底,大家不约而同的开始思考:「如何做好短剧?」。


从公众对问题思考变化能清晰感知到,市场正对短剧内容、市场、规则环境等更加尊重,这就是一种成长。
在克制的成长中,短剧玩法正萌生出更为新式灵活的规则。
2024年,短剧市场还是以IAAP混合变现模式为主,面对不同群体均有对应的渠道,同时开启广告立即解锁和付费页广告免广的观看方式,打开整体市场的用户的转化率。
除了常规剧,还有定制剧、达人剧和精品剧,受市场各个群体的关注。例如定制剧,被品牌们视为新广告营销流量来源,还有达人剧,借助外部达人影响力,拉动剧目的关注度。
将剧情拉到2025年,短剧市场变得更加有层次感。在渠道方面,不再是以往的IAA和IAP模式,端原生、小程序、APP,还有其他互联网平台同时分布于市场。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不同渠道上发行,一部短剧内容的侧重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以端原生首发的短剧,剧集普遍不会太长,降低用户的付费压力。一部剧即便在某一渠道首发上线,其素材可以在其他平台继续使用,保证一部剧的长尾效应。
2025年新增量在哪里?从巨量引擎这场短剧行业生机大会上,我们了解到,25年增量在丰富的内容、营销场景下,各类内容的变现效率正在提升,而无论是营销链路,还是一部剧上线渠道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理,都是短剧市场接到的一场难得的机遇。
全方位的政策扶持
在增量的基调下,2025年注定是个强调高精密经营的年份。
在2025年,短剧有三个可以重点发力的方向,分别是内容,营销,变现。相对于上一年来讲,这三块虽不陌生,但均有新的升级和侧重。
首先来看内容,观众的题材喜好从30+增长到50+,战神和王妃、甜宠和将军类型的题材占比同样多,虐恋萌宝的受欢迎程度跟男频相差并不大。 每种题材的受众是固定的,例如有的用户会常年喜欢重生,或者萌宝,但长期只看一种题材,也会审美疲劳,热点的流量效益在此时尤为明显。
在抖音平台上,节点+热点与题材的组合,是爆款率的一项流量密码。例如1月至3月,有春运、情人节、妇女节等,均可以制作相关热点的内容。内容制作完成后,可以快速测算其爆款率,降低制作团队的时间成本。一般一部剧上线7天内,爆款率是9%,而如果是在全周期内,其爆款率可以维持在11%同时抖音会给到对应的流量扶持。


第二阶梯的内容营销,则建立在内容弹性多元的基础上。巨量引擎的“火剧计划”,在内容价值升级的基础上,为一部剧挖掘商业潜力。具体来讲,就是将品牌元素植入到小程序剧集中,借助剧目发布和票房常规投放,使该品牌获得曝光。而制作方也可以获得额外收益,拉高利润率。


在营销效果上,有一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营销效益。之前我们都是通过一部剧认识某位演员,不过,现在可以尝试“人带剧”玩法。
怎么讲?
以春节期间舒畅饰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为例,多数人因为舒畅而看了这部剧,保证了该部剧的热度。像这种借助外部达人的影响力,拉动剧目的关注度,开发出更多生意模式,拉高整体利润率。


最后平台提供自动化投放的变现模式,提升了整体的投放效率。
除了火剧计划,节点流量扶持,抖音对精品短剧组合成IP“辰星计划”。还有达人短剧的增长和营销链路,推出了“IN星光”计划,达人的短剧在账号上线了,可以顺利完成直播等环节,整体配合度更高。
2025年,如何升级自己?
新腕儿就巨量引擎大会上分享的内容,梳理出2025年的短剧,有哪些可突破狙击的地方。
首先是AIGC-AI制作的短剧内容,越来越符合公众审美,外界也认可了其内容价值。无论是纯AIGC-AI制作的内容,还是作为特效辅助,在创意和处理足够有新意时,内容效果一般都不错。
其次是新题材的探索,分别动漫AIGC题材、互动剧、选择式结局等。像是动漫AIGC题材的本质是二次元群体。随着二次元人群不断扩大,街头市场看到的Coser,印证二次元市场的价值。从产业端来讲,二次元动漫短剧内容成本比较克制,制作时间周期也不长,是很适合的创新方向。
还有多结局短剧,以单部剧的多种结局做成彩蛋,丰富剧情支线,满足用户们的期待,还能提高一部剧的话题度。
互动短剧还在建设中,这种内容类似于游戏体验,无论是剧情、内容还是观看体验,都很是新鲜。
最后是跟年轻群体合作,例如全国大学生AIGC大赛,大学生短剧计划等,新血液的加入,永远是希望所在。
从内容到商业,从商业到内容体验,短剧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难,却又十分复杂缜密。
巨量引擎这场生机大会举办于2月24日,也就是正月二十七。据说这一天叫“人七日”。在“女娲创世”的神话故事中,女娲在初七这天用泥土仿照自己的模样,捏出了一个个泥人,就有了人的诞生。因此,后人在每年正月逢七,叫做“人七日”。
这是个充满生机的日子,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没几天就要春天了。
就要到来的春天,会让短剧在一年内疯长不止。
欢迎,春天。也欢迎,生机。

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加入新腕儿社群请扫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