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求?”,明代大儒王阳明临去世前,以此言总结自己的一生。
伴随着2月24日俄乌冲突进入三周年,俄乌冲突局势正在演化。谁的心是光明无私的,谁的心是一心为己的,似乎也到了一个小结的时候。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被认为进入一个备受折磨的时刻——拜登撒下的渔网,特朗普准备收网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抛开乌克兰和欧洲,与俄罗斯单方面会谈,按照这次会谈美方提出的方案,乌克兰基本上不可能收回冲突开始前的乌东领土;与此同时,特朗普对此前美国援助乌克兰的3500亿美元耿耿于怀,但泽连斯基说美国援助没有这么多,尽管账面上可能有数百个援助项目,但“实际收到的金额只有760亿美元”,特朗普说没钱可以拿矿产顶,“稀土、石油……我们全都要。”
泽连斯基过去与特朗普会晤的画面 资料图
面对强大的压力,泽连斯基先是拒绝和美国签订矿产协议,然后又说正在考虑签订矿产协议。2月19日,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特朗普还称泽连斯基是“一位说服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去打一场基本上赢不了的战争的、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从这句话里,人们看到了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蔑视。
泽连斯基对特朗普不满,但美方警告说:你不能说特朗普的坏话。环球时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3日表示,如果能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如果乌民众真的需要他离开,他愿意立即辞职。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如果在当前美俄会谈框架下结束,那谁是输家,已经一目了然——当然,必须承认,前景依然存在诸多变数。
俄罗斯有损失有收获。俄罗斯军队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约18%的土地,其中包括两年多来俄罗斯军事行动期间控制的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的大部分,以及此前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
欧洲是输家。俄乌冲突就在欧洲的家门口,冲突影响到欧洲的和平发展环境,欧洲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供应链深受影响,特别是俄罗斯将天然气供应当作武器,部分中断了对欧洲的能源出口,使欧洲转而使用从美国舶来的高价能源,欧洲各国领导人对此怨气冲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美国朋友,你们(向我们)提供了能源,但我们却要支付四倍的价格”。
美国是受益者。美国远离战场,美国的军工企业借俄乌冲突复活,削弱了欧洲,现在正通过谈判,想在乌克兰进一步攫取各种资源能源。
冲突至此,乌克兰成了一块案板上的肉,还将面临美国在矿产资源等方面进一步的压榨。
当然,最痛苦的是涉及冲突的军民。环球时报报道,针对特朗普宣称乌军在俄乌冲突中损失40万军人的说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8日在社交媒体上回应曝光了乌军自俄乌冲突以来的死亡人数,共计4.3万;同一天,克里姆林宫也驳斥了特朗普有关俄军伤亡的数字。但俄乌冲突造成的军人和百姓死亡,依然是巨大的伤痛。
这是2025年1月18日拍摄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一栋遭“伊斯坎德尔”导弹袭击的办公大楼 新华社记者李东旭摄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无可辩驳地说明:和平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俄乌冲突当事方,需要思考的地方有很多,那些不断给双方拱火的国家当然需要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一个国家,不论大小,吃饭总得靠自己的牙齿。
参考消息报道,2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记者皮尔斯·摩根采访时表示,既然西方目前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那就应该向乌方提供核武器并派遣军队。他向西方喊话:把核武器还给我们,把导弹系统还给我们,请出资帮助我们建立一支100万人的军队,并派出你们的军队。昔日自有力量不能自持,沦落到向欧美乞讨武器的地步。这也提醒人们,吃饭总得靠自己的牙齿,一个国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善于把握自己的国运。
乌克兰位置比较特殊,夹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直接面临美欧和俄罗斯两大力量交锋,而且乌克兰资源能源丰富,农业发达,有“欧洲粮仓”的美誉,这也对两大势力有吸引力。乌克兰内部也长期分为两个政治势力,独立以后的乌克兰,无论是内政、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外交,很多问题都是围绕着到底是亲俄,或者是亲欧而展开的。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乌克兰这种复杂的内部政治势力对立特征,既需要政治家富有家国情怀,也需要高超的政治艺术来把握平衡。
美俄会谈正在使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局势发生急剧变化,但能否掀开“光明”的一页,仍要打很多问号。现在距离俄乌冲突真正结束,还有一段路要走,其中也存在各种变局,只能说,持续了三年的冲突,缘由很复杂,想一下结束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促进冲突结束,需要一颗“光明”的心,而不是“利欲熏心”。
延伸阅读
路透社21日独家披露称,美国为进一步施压乌克兰交出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尽管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2日否认了相关报道,但在老司机看来,这事背后可不简单。
路透社的报道称,早先美国谈判人员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尽早签署关于乌克兰向美国交出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的协议,其中就涉及削减乌克兰访问“星链”互联网卫星通信服务的可能性。此后在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中,该议题被再次提出。消息人士透露,会议期间,乌克兰方面被告知,若无法就交出关键矿产开采权尽快达成协议,“星链”服务可能将被“立即切断”。
外媒称美国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
但马斯克22日驳斥了路透社关于“美国威胁切断SpaceX‘星链’服务以施压乌克兰交矿产开采权”的报道,他在社交平台X上回复相关报道时表示,“这是虚假的。路透社在撒谎”,“路透社是继美联社之后的第二大新闻骗子”。
但如果仔细看看“星链”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马斯克本人对于乌军使用“星链”的纠结态度,这事还真不简单。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数天后,马斯克就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原本俄军在俄乌冲突初期按照现代战争的“例行操作”,迅速摧毁了乌克兰的主要通信设施,以切断乌克兰的政府和军队的指令传达。当年2月26日,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部长米哈伊洛·费多罗夫通过社交媒体请求马斯克激活“星链”在乌克兰的服务,以“协助抵挡俄罗斯入侵”。约12小时后,马斯克回应称,“‘星链’已经开通了在乌克兰的服务,而且有更多终端在运往乌克兰的途中”。
就这样,在乌克兰传统通信设施基本被摧毁的情况下,全靠“星链”才确保了乌克兰全国的网络通信没有中断。仅到2022年5月,就有超过15万乌克兰人每天都在使用“星链”。马斯克也由此迎来在乌克兰的高光时刻,被乌克兰各界称为“英雄”。
“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由SpaceX研制、发射和运营,可以通过约7000颗运行在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小型卫星为全球各地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正如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梅琳达·哈林所说,“星链”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操作至关重要,后者是乌克兰军事战略的关键支柱。
《欧亚时报》相关报道截图
例如《欧亚时报》称,“乌军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战场上,例如使用它来控制无人机执行侦察和通信任务。”依靠“星链”的稳定战场通信,乌军无人机可以与其他部队实时共享前线信息,并展开配合作战。例如乌军多次借助“星链”协调无人机与炮兵和远程火箭炮的协同,利用无人机的侦察图像引导远程火力打击俄军后方部队。英国《伦敦时报》称,“星链”帮助乌军使用无人机瞄准并摧毁俄罗斯坦克。美国《华盛顿邮报》则形容说,“星链”改变了战争,“‘星链’在喀秋莎的炮火下工作”。而利用“星链”指挥的乌克兰无人艇,还多次潜入俄黑海舰队停靠的港口实施自杀性袭击并击沉击伤多艘俄舰,迫使俄黑海舰队不得不实质性退出黑海的作战行动。
“星链”还是乌克兰与北约情报和指挥体系保持联通的关键。美国“动力”网站此前提到,乌军的作战指挥,包括覆盖数百平方米的区域防空,到地面小分队的侦察行动,大都是通过“星链”与北约情报和指挥体系实时交换信息。俄军俘获的战利品显示,北约方面还为此专门开发了一套情报分享系统,确保双方保持畅通的战场情报交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俄破坏乌星链设备或导致冲突出现转变
此外,“星链”提供的随时随地上网能力,也协助了乌克兰军队和社会维系基本的士气。例如在俄乌冲突早期的混乱局面下,有乌军士兵反馈称,前方部队依靠“星链”与后方家人取得联系后,极大稳定了军心。
对于“星链”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俄军也是将其视为“眼中钉”。美国《防务新闻》称,俄军曾威胁SpaceX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否则将摧毁在近地轨道运行的“星链”卫星。结果马斯克嘲讽称,俄军摧毁“星链”卫星的速度,可能还比不上SpaceX的发射速度。整体而言,俄军对“星链”的打击并不算特别成功,倒是来自SpaceX公司的指令,曾数次造成乌克兰“星链”的整体性失灵——这背后都与马斯克的个人意志有关。
2022年9月,马斯克接连抱怨说SpaceX公司已经无力承担提供给乌克兰的“星链”终端的维护费用。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向乌克兰方面提供的都是顶级的每月4500美元的套餐服务,而且该公司已经承担了乌克兰“星链”终端约70%的费用,因此要求五角大楼为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使用的“星链”服务埋单。英国《金融时报》称,“巧合”的是,当年10月,前线乌军出现了大范围的“星链”通信中断的情况,范围涉及交战最激烈的赫尔松、扎波罗热、哈尔科夫东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区,报道描述称,前线普遍的失联状况令乌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地拨打求助热线。此后五角大楼宣布全面接手乌克兰使用“星链”服务的成本,这场“战场失联”才暂时告一段落。
2023年乌军策划对俄军发动大规模反击期间,SpaceX公司再度警告乌军不得将“星链”用于针对俄本土基地的进攻行动。马斯克最终决定限制“星链”服务范围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乌克兰对克里米亚方向的进攻。当时马斯克限制“星链”服务范围的做法,以及他公开呼吁俄乌应该展开谈判,使其在乌克兰的声誉急速下跌,从原先的“英雄”沦落为“人人喊打”。
因此从技术上看,美国想要通过SpaceX公司全面停用在乌克兰的“星链”服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马斯克因为“星链”使用问题与泽连斯基政府此前的不愉快,以及美国政府急于用各种手段对乌克兰当局施压,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美国利用“星链”作为外交施压手段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鉴于当前乌军对于“星链”系统的极度依赖,如果乌克兰出现大范围无法使用“星链”服务的情况,导致乌军依靠的无人机等主战装备失效,很可能造成俄乌冲突战局出现重大转变,严重影响美国对当前俄乌冲突的调解。因此美国更多是将终止“星链”服务作为施压手段,但在具体实施方面,恐怕会非常谨慎——不能把乌克兰逼上绝路。如今马斯克出面否认路透社的相关爆料,以及路透社坚持“爆料内容无误”,这背后所隐藏的很可能就是美国的复杂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