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泽连斯基的"辞职罗生门":加入北约=护身符?

在俄乌冲突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如果乌克兰能立即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我愿意下台。” 这话一出,瞬间引爆全球舆论。要知道,泽连斯基可是乌克兰的“战时总统”,他的去留直接关系到俄乌冲突的走向。

那么,泽连斯基为什么突然“松口”?显然不是心血来潮。2月18号美俄高层在沙特会晤后达成了一个关键共识。特朗普多次多次要求乌克兰举行选举,还嘲讽他的支持率只有4%,称他为“独裁者”。



普京其实也早就表明态度了,说泽连斯基已经超过合法任期,现在身份非法,不会与他谈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俄这是想联手“换人”——换一个“更听话”的总统上台,好让乌克兰在和谈时进行妥协。

但泽连斯基干了多年总统,也绝非傻白甜。他提出辞职的条件,其实是反将特朗普一军。即下条件已经开好,以后再提选举的事先问自己能不能答应。俄罗斯不可能同意这个条件,否则等于宣告自己失败。美国也早已经表态乌克兰20年内不能加入北约。

但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仍然是他的“终极护身符”,这是泽连斯基在这场博弈中最大的筹码。如果能成功加入北约,就能换来和平,自己下台也算值得。



二、欧洲出兵闹剧:马克龙的“嘴炮军事秀”

就在泽连斯基为北约入场券拼尽全力时,欧洲那边也上演了一出“出兵大戏”。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表态不管欧洲后,欧洲各国都非常恐慌。吓得法国总统马克龙集欧洲多国召开紧急会议,提议联合派兵支援乌克兰。

结果呢?德国、意大利等5国直接反对,搞得马克龙只好灰溜溜地跑去华盛顿,试图说服特朗普“改变主意”。

更戏剧性的是,英国和法国还筹划派遣3万人的“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都又要求美国提供支持,而美国早就表态不管了,如果提供支持还不如自己下场。

而且乌克兰却不太认同方案,认为这计划“不切实际”,还不如多给点军援。毕竟,俄军在前线的攻势越来越猛,乌军的压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欧洲的“色厉内荏”暴露无遗,既想出兵又达不成共识,嘴炮打得震天响,却拿不出时机行动。对泽连斯基来说,欧洲虽然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显然不够结实。



三、乌克兰的“两难困境”:停火还是继续打?

泽连斯基的“辞职条件”看似给了自己一条“后路”,但实际上,他的处境依然尴尬。“和平”这个词听起来很美,但它的解释空间太大了。

乌克兰可以用两种方式争取和平:投降能换来和平,逼迫俄罗斯撤军也能换来和平。那么乌克兰要采取那种行动了?

战争打了三年,结果已经很清楚了,乌克兰无力击败俄罗斯。战场上乌军仍能节节败退,最明显的是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占领一小块地盘,打了大半年了乌军仍未能将对方赶出去,想在其他重要地区击退俄军就更困难了。

除非美国和欧洲下重注甚至直接下场,否则乌克兰只有投降一条道路。但泽连斯基对此并不甘心,他表示愿意承认俄罗斯对占领区的控制权,却不承认主权,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免得留下千古骂名。但是这样的条件俄罗斯肯定不会答应。

现在乌克兰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



四、中国表态:劝和促谈的“四个应该”

在这场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中国站了出来。王外长在结束10天的外访后,明确表态:“我们始终按照始终按照‘四个应该’推进劝和促谈。中方愿根据当事方的要求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个应该”的第一条就是:“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被尊重。”中国的这一表态,不仅展示了客观公正立场,也承担其国际义务,主动挑起重担,这也是是对国际秩序的维护。

现在俄乌冲突的情况是,双方都想停火,但都谈不拢。俄罗斯不肯让步,乌克兰觉得自己让步太大,美国想从乌克兰获取利益又不肯提供保障,欧洲在普京那边根本说不上话。

这个时候也只有中国站出来才能发挥作用,中国对俄罗斯有特殊影响,也是其放心的朋友。泽连斯基在三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关于中国问题是也委婉地提出两个请求:

一是希望中国能以合作伙伴的关系帮忙,迫使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希望中国能帮乌克兰劝阻普京。

从泽连斯基的“辞职条件”到欧洲的“出兵闹剧”,再到中国的“劝和促谈”,这场俄乌冲突的博弈越来越复杂。乌克兰的未来,究竟是北约入场券、欧洲援助,还是中国方案,目前还很难说。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乌克兰的命运早已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