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当特朗普怒斥“泽连斯基是个骗子”时,这场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终于撕下了最荒诞的遮羞布。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的“乌克兰稀土骗局”,让特朗普的“资源殖民”计划沦为国际笑柄。

美国的贪婪算盘为何落空?



三年来,乌克兰一直被包装成“欧洲最后的资源宝库”。泽连斯基多次宣称该国稀土储量“足以支撑西方新能源转型”,特朗普更以此为由,强推5000亿美元矿产抵债协议,要求乌方交出50%的自然资源收益,包括稀土、石油、港口运营权。然而,乌克兰最高拉达流亡议员德米特鲁克的一席话,彻底戳破了这场谎言:“乌克兰的稀土矿藏要么位于战火前线,要么品位低下、开采成本是美国的3倍,若真有利可图,我们何必等到今天?

这场骗局的根源,在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集体狂欢。五角大楼以9万美元采购市价100美元的航空衬套,国会议员通过援乌法案为选区企业输送利益,而乌克兰实际到账的援助仅750亿美元,不足美国宣称金额的40%。



更讽刺的是,美国要求的矿产中,33%位于俄军控制的顿巴斯地区,剩余矿藏多分布在哈尔科夫等激战前线,实际可开采价值不足宣称的10%。能源专家哈维尔·布拉斯直言:“这就像要求乞丐用月球土地还债一样可笑。”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从“资源勒索”到“政治驱逐”



当稀土谎言被揭穿,特朗普的愤怒瞬间转化为政治清算。白宫内部消息称,特朗普核心圈子已达成共识:“泽连斯基必须立即离开乌克兰,最好流亡法国。” 这种赤裸裸的驱逐令,背后是三重算计:

1. 转嫁国内矛盾:美国民众对援乌的反对率升至64%,特朗普需将战争责任推给泽连斯基,塑造“英雄止损”形象;

2. 扫清谈判障碍:美俄正筹备元首会晤,泽连斯基的“顽固”可能影响普京对特朗普的信任;

3. 控制舆论叙事:将乌克兰塑造为“骗局主谋”,掩盖美国军工贪腐。

另外,泽连斯基的“总统合法性”成为最佳攻击点。其任期本应于2024年5月结束,却以“战时戒严”为由拒绝选举,如今民意支持率跌至23%,64%的民众要求与俄和谈。



特朗普趁机在社交媒体嘲讽:“一个喜剧演员,靠演技骗走美国3500亿!”

欧洲的觉醒与中国的战略定力

美国的霸权焦虑,在稀土骗局曝光后达到顶点。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绝对掌控者,早已通过技术封锁让美战机生产线多次停工。而美国对乌克兰资源的疯狂索求,恰恰暴露了其新能源战略的致命短板——若不能控制海外矿产,其电动车产业也将被中国“卡脖子”。



反观欧洲,正经历痛苦的战略觉醒。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召集12国峰会,德国总理朔尔茨痛批美国“自私至极”,欧盟更计划组建“欧洲军”以摆脱对美依赖。这种离心离德,源于美国在沙特密谈中将欧洲踢出局,甚至要求其承担战后维和部队的伤亡风险。正如泽连斯基所言:“欧洲的安全不能指望美国。”

乌克兰的绝境:西方的提线木偶



三年来,乌克兰为西方战略付出惨痛代价:百万军民伤亡、20%领土被占、50%基建损毁,却换来5000亿美元债务和主权沦丧。更可悲的是,其命运始终由大国密室交易决定——美俄在利雅得密谈乌克兰“非北约化”,欧盟被排除在外,而乌方代表甚至未获邀请。



如今的泽连斯基,如同提线木偶般被各方摆布。2月20日,他在与美特使凯洛格会晤后突然改口,称“愿签署互利协议”,但这份协议的新版本已加码至“交出港口收益的50%”。这种妥协,与其说是求生欲,不如说是对霸权逻辑的绝望屈服。



这场“稀土闹剧”,已经让全球看清了美国霸权的真相。而对于泽连斯基,他的结局早已注定:或流亡巴黎成政治花瓶,或倒台受审为战争担责。但乌克兰的教训将永远警示世界——依附霸权终将丧失主权,唯有独立自主才能主宰命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