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4日讯在鲁西平原,一场关乎生命安全的“改革大考”正在生动演绎。2024年,冠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启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通过体系重构、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在应急救援现代化道路上闯出新路,为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2月22日,冠县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内,一场“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演练震撼上演。照明、投掷无人机编队划破长空,生命探测仪精准定位废墟下的生命迹象,企业重型机械快速打通生命通道……这场融合72种灾害场景的“立体考卷”,检验着改革后的应急救援体系成色。
“从接到指令到完成力量集结,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冠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振东介绍,该县创新构建的“1+19+N”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县级指挥中枢-镇街处置支点-企业网格前哨”三级响应链,以往执行一次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各救援力量从沟通协调到展开联合行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流程烦琐且容易出现信息偏差。改革后,借助科学的响应链与高效的指挥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指挥平台,实施实时数据共享与动态调度等十余项具体措施,各救援力量能够快速沟通、精准配合,显著缩短了应急处置时间,整体救援效能大幅提升。
改革成效源自精准把脉。自去年5月份以来,冠县组织5个专项调研组走遍18个乡镇及经济开发区,查阅档案500余份,梳理出装备老化、联动不足等7类共性问题。“我们淘汰更新了12类老旧装备,建立应急救援技能人才信息库,就像给应急体系做了次全面体检。”冠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科长董学奇展示着新配备的抛投无人机,343万元专项资金投入,推动救援模式向“科技集约型”转变。
冠县经济开发区应急互助演练现场,42家重点企业组成的救援分队令人耳目一新。冠县蓝天应急救援中心彭志国边演示边介绍:“现在实行‘平战结合’训练,每月有专项技能培训,每季度开展多灾种综合演练,连企业叉车司机都掌握了应急抢险技能。”该县创新构建的社会救援联盟网络,已联动15支专业救援队伍、7家企业专职队,形成800余人的协同作战矩阵。
冠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的巨幅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县风险点位数据,值班员轻点鼠标,无人机编队、重型机械等应急资源分布一目了然。这种“科技赋能+机制创新”的双重变革,不仅打破了传统应急管理中信息孤岛和资源调度的壁垒,更通过智能化指挥平台与高效协同机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应急管理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质的飞跃。正如赵振东所言,改革不仅重塑了应急管理体系,更培育了“党建引领”“诚信润心”的应急文化,使“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防护网”。
从桌面推演到实战检验,从单兵突进到体系作战,冠县正以改革之笔书写新时代应急管理答卷。随着“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加速构建,这支“平战结合、专常兼备”的应急铁军,正在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