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山姆会员店、胖东来,这些大超市在人们印象中都是卖生鲜、包装食品,最近两年却有点奇怪,它们不但“支摊儿”卖起了羽绒服、滑雪服 ,这些衣服还成了抢手货。
更奇怪的是,这些衣服还备受中产家庭喜爱,直引得人好奇发问:中产阶级不进奢侈品店,为何反而扎堆儿往超市跑?而在山姆,大牌衣服价格也完全令人意想不到——阿玛尼原价8000的羽绒服,山姆直降2000出售。某库249元的羽绒背心,山姆只卖199.9元。
有人分析大牌服饰高额的溢价和营造的稀缺感,已经令大众逐渐失去了兴趣,品质性价比消费观崛起,就连中产家庭也不例外,这很有道理。
山姆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渠道,将众多知名品牌正品搜罗起来,再通过超凡的议价和控价能力,直接将原本高端的价格,压低至普通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中产家庭本身具备一定的消费水平,又追求生活品质,面对这样一番“用心”操作,很难不心动。
事实上不仅山姆,在奥莱、在唯品会,这些品牌折扣赛道玩家身上,品质折扣受欢迎,大众消费改变也体现得很鲜明。比如奥莱一早就成为了中产“消费乐园”,一到周末节假日,奥莱的大量品牌店里就堪比春节抢年货。
尤其是运动户外大牌们,耐克、阿迪、lululemon等,店里2件7折、3件6折的标签,能够轻易让每一个进店人陷入狂热,哪怕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想进来看看,最后也会乖乖买单。
“线上奥莱”唯品会品牌折扣服饰消费同样火热。其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GMV增至2093亿元,穿戴类商品GMV占整体GMV的比例提升至75%,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喜欢通过特卖渠道购买高端品牌服饰,习惯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品质。
总的来说,“价格可以降级,但品质却不可以”成为了当下共识,中产更不例外。有人甚至给出了“越是有钱钱越是花得精明”的论断。品质折扣消费,满足了大家“既要又要”“降价不降级”的需求,引来了大家的用脚投票。
而且远不仅服饰,包括食品、家电、家装等大量品类如今同样在拥抱折扣化浪潮,品质折扣消费真正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