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进入21世纪20年代,沈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各个方面的学者以及植物保护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全市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堪称一场对沈阳生态家底的全面“摸底”,科研人员们深入山林、河流、湿地等各个生态角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对各类生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而在沈阳的辽河与浑河流域,科研人员在调查中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十分娇气的土著鱼类。
这种鱼已经消失了19年之久,而它的重新现身,意味着辽河与浑河流域的水质出现了改善。
那么究竟是什么鱼竟然在人们眼前消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呢?
«—【·消失19年的土著鱼·】—»
如果是上个世纪,有比较喜欢在浑河流域钓鱼的人应该知道,在水里经常会看见有一种性子十分温柔的小鱼。
它不怎么会浮上来,觅食,一般只会静静地待在水底找东西吃。
水流湍急的地方一般是见不到它的,只有在流速比较缓慢的地方才能看见它的身影。
这种鱼看上去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是个不折不扣的 “敏感体质”。
它对溶解氧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喜欢生活在溶解氧充足的水域中。
而一处水域溶解氧充足,意味着它的水质相当不错,污染极少。
除了水质之外,水流的温度和速度也会影响到它们的繁殖行为,微微流水的环境才是它的最爱。
它的名字叫做花䱻,是我国的土著鱼类,民间还经常叫它季花、吉花、大鼓眼等。
成年之后的花䱻体长一般在 60-240mm 之间,前部略呈棒状,后部稍侧扁,腹部圆润。
它的颐部中央长着一个小三角形突起,这一特殊的结构在鱼类中并不常见。
其身体整体呈现灰褐色,体上及背鳍、尾鳍均布满了许多黑色斑点,而体侧正中有7-11个较大黑斑,更是成为它独特的身份标识。
花䱻是我国典型的土著鱼类,历史上在北方个各个水系中都能见到。
比如浑河的自然环境是花䱻非常喜欢的,所以这里也成为花䱻比较经典的栖息环境之一。
在长白山区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域,都能寻觅到花䱻的踪迹。
花䱻幼鱼喜爱栖息于支流沙底流缓的浅水区域,那里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安全的环境为幼鱼的成长提供了保障;
而成鱼则生活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在这片相对安静的水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食物方面,花䱻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虾等为食,别看它体型不大,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却是一个妥妥的“中级消费者”。
那么如何确定这些花䱻是土著鱼而不是某些人放生的鱼类呢?
在确认花䱻为土著鱼的过程中,专家们采用了严谨且科学的方法。
一方面,通过查阅地方资料,从历史文献中寻找花䱻在本地生存的证据,了解它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历史和分布变迁。
与渔民交流也是重要的一环,渔民们长期生活在水域附近,对鱼类的了解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述为专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另一方面,专家们动用了遗传学技术,也就是基因鉴定。
他们分析了一下采集鱼样的线粒体DNA序列,通过DNA序列可以追溯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关系,从而确定其是否为本地原生的品种。
这种科学的鉴定方法,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花䱻身世之谜的大门,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这一珍贵的物种。
但就是这样的土著鱼,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19年的时间,这又是为什么呢?
然而,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难频繁,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花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工业污染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使得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超标,水质恶化,原本清澈的水域变得浑浊不堪,花䱻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尤其随着市场对鱼类需求的增加,一些人为了赚钱在浑河进行大规模、无节制的捕捞作业。
他们使用网眼极小的“绝户网”,这种网就像一个无情的“死神”,不管是成年鱼和幼鱼都逃不掉。
结果一段时间过后,这样的行为导致土著鱼类数量急剧减少,破坏了鱼类的可持续生存基础。
在这种高强度的捕捞压力下,花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2005 年后浑河中难见花䱻的身影。
所以在挺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花䱻已经区域性消失了。
为了恢复生态环境,保护花䱻,让它真正留下来,沈阳当地的相关人员也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
比如在生态修复方面,加大对辽河与浑河流域的生态修复投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水质、监管污水排放等措施,恢复水域的生态功能,为花䱻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
同时,加强对公众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花䱻保护的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花䱻的消失与重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态保护工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每一个物种都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生长,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花䱻将在辽河与浑河流域继续繁衍生息,为这片水域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
光明网《回来了!消失19年的土著鱼花䱻在浑河重现》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