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长江鲟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鲟鱼,它们曾经在长江中十分常见,但是在2022年,它已经被宣布野外灭绝,而更加濒危的长江白鲟已经被认定灭绝。
根据目前人们已知的鲟鱼,一共有26种,它们分布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但是无一例外,它们都在面临着种族灭绝的风险。
其中有一种伊犁河特有的鲟鱼,它们的肉质无比鲜美,曾经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现在还在伊犁河上捕鱼的年轻渔民们,几乎都没有再见到过它,这种鲟鱼似乎只存在于父辈口中的传说。
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专家预见了这种鲟鱼即将灭绝的险境,开始在渔民中收购,从河里捕捞,通过各种途径但也只获得了11尾。
现在这11尾鲟鱼情况如何了?
«【·曾经的经济来源·】»
伊犁河是新疆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在上世纪,河中的渔产非常丰富,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其中大约有40多种鱼类,土著鱼类有10种,其他还有一些移植扩散的或者引进的养殖鱼类。
而这种鲟鱼就是引进而来的,它的学名叫做裸腹鲟,当地人更喜欢称呼他为青黄鱼,它主要是分布于欧洲的部分水系,本身数量也十分稀少。
在上世纪30年代,裸腹鲟被引进到伊犁河在之中,它们逐渐适应了伊犁河的生活,并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了伊犁河中的一种特有鱼类。
裸腹鲟与其他的鲟鱼在体型上比较相似,体形较大,成年个体可长到1.5米左右,并且它的肉质十分鲜美,一度成为了伊犁河上的重要经济鱼类。
很多年纪比较大的渔民至今还记得当年捕鱼时的盛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裸腹鲟的产量十分稳定,一年可以捕40吨。
这时的鲟鳇鱼个头十分大,一个人根本拖不动,需要两个人抬着才能搬动。
每到鱼汛季节,伊犁河中的裸腹鲟就开始成群结队的逆流而上,场面壮观,而这时也是人们最容易捕捞到它们的时候。
在当时经常能够看到当地的百姓用毛驴车拖着一条2米多长的裸腹鲟去售卖,将其切成一段一段的,每公斤才能卖几毛钱。
到了80年代,盛况依旧不减当年,根据统计,在这一时期,年产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450吨。
就在众人欣喜于捕捞上来的裸腹鲟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益之时,它们的危机已经悄然开始了。
1991年的裸腹鲟价格每公斤才15元,但是此后它们的价格非但没有降低,还在逐年攀升,到了2000年,每公斤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300元。
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90年代末,伊犁河中的裸腹鲟数量已经非常少了,根据估算只有百尾左右。
在2000年,即便买得起裸腹鲟,付了钱也不一定当即就能拿到鱼,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具体要看渔民什么时候能捕到。
短短十年的时间,伊犁河中的裸腹鲟已经被人们捕捞殆尽了,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人们几乎再也没有见到过野生的裸腹鲟。
裸腹鲟的生长周期很长,它们性成熟都需要10年以上,雌性14年,雄性12年,这些裸腹鲟可能还没有孕育出自己的后代就已经被捕捞端上了餐桌。
渔民们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渔网的网目也越织越小,一些幼鱼无法逃脱,在这般的围追堵截之下,裸腹鲟的繁殖速度远远低于人们捕捞的速度,它们的数量出现了急剧下降。
再加上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开发等多种原因,裸腹鲟的野生种群已经濒临灭绝。
«——【·仅剩11尾·】——»
裸腹鲟的野外生存情况已经岌岌可危,专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在2007年,开始采集种鱼,但是却十分困难,偌大的伊犁河中竟没有它们的栖身之地。
专家开始从渔民捕获的鱼获中购买,然后再去一些可能出现裸腹鲟的河段打捞,最终获得了11尾裸腹鲟,现在全部都在巩留县的一个繁育基地里。
这11尾裸腹鲟,其中有5尾是雌性,剩下6尾是雄性,这对于人工繁育来说是个好消息,虽然已经有了11尾亲鱼,但专家们也还在不断寻找,然而从2017年到2024年都没有在捕捞到任何一条野生裸腹鲟。
偶尔传来疑似是裸腹鲟的消息,但是专家鉴定之后都将其排除了。
有了这11尾裸腹鲟,人工繁育就有了条件,但是它们的年龄都很小,还尚不能繁殖,因此专家们只能等着它们慢慢长大。
其中一条2007年捕获的裸腹鲟到2020年才第一次产卵,因此此前没有过人工繁殖裸腹鲟的经验,专家们只能在自己尝试摸索。
2020年7月29日,经济日报报道,专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终于突破了繁殖技术难关,实现了裸腹鲟的人工繁殖。
但是裸腹鲟幼鱼的成活率还比较低,一直到2024年,裸腹鲟的繁殖季再一次到来,专家们以宏观采集到了8万粒鱼卵,成活率首次超过了60%。
这对于保护裸腹鲟的野生种群来说是极大的助力,接下来专家们还要尝试让这些人工繁育的幼鱼重新回归到伊犁河中。
2024年11月20日,新疆广播电视台报道,时隔17年,伊犁河中再次迎来了裸腹鲟的身影。
人们将3万尾繁殖的裸腹鲟放归到了伊犁河的霍城县阿克吐拜河段,曾经消失的裸腹鲟再次出现。
专家们给这些裸腹鲟都做了特殊的标记,后续也会持续关注它们在伊犁河中的生存情况,逐渐恢复裸腹鲟的野外种群。
相信在人们的帮助下,裸腹鲟会一步步摆脱濒危的险境,保护裸腹鲟不仅是在保护这一物种,还是在保护整个伊犁河的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
参考:
伊犁环保《伊犁河,青黄鱼“归来”!》,2024-12-10
光明网《抢救裸腹鲟》,2000-1-10
新疆广播电视台《国内首次开展裸腹鲟人工增殖放流》,2024-11-20
经济日报《我国二级保护动物裸腹鲟首次实现人工繁殖》,2020-7-29
央视新闻《8万只小鱼顺利孵化 裸腹鲟人工繁育成活率首次超60%》,202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