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简直成为了流量密码,谁需要谁就过来搬”。



它上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多次引爆热搜,还在短视频平台的话题热度突破了400亿。

截至2月24日,《哪吒2》的票房也已经达到了137亿。



小哪吒的爆火固然让人骄傲,但那些奇怪的社会现象却引人反感。

有人为蹭流量故意找茬,有人为了攀比狂刷票房,甚至还给《哪吒2》招来了过度刷票的嫌疑......



有钱人的“显摆”

“你竟然真的把50万全花在了《哪吒2》身上吗”。



在听闻郑州小伙高天武拿出50万包下郑州16家影院并全天放映6场《哪吒2》之后,网友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这个小伙儿在短视频平台拥有着1400万粉丝,还是古氏控股集团的负责人。

他此番的目的也是助力影片在全球票房上冲击更高的名次,为国漫出一份力。



由于自己也是一步步从服务员跑腿走过来的,所以他专程请来了很多外卖员、环卫工人一起过来看电影



高先生所投入的资金与精力是实打实的,他包场的豪气与看到环卫工人不易的细心让人感动。

不过也有网友对这样的行为表示反感。

“本身那么高的票房已经证明了那是部好电影,现在的操作会让不少人误以为《哪吒2》就是刷出来的票房”。



“这阵仗让不少人都是为了占便宜去看的,感觉和电商平台兼职刷单没什么区别啊”。



接下来高先生开启的线上领票机制,更是让人觉得有些“炒作引流”的可能。





他在自己账号上发布视频,让人留言谁需要票,至于评论区里也满是“求票”的言语,影响观感。

甚至还有网友锐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富豪在给贫苦百姓看电影的赏赐”。



远在美国的贾跃亭也高调地包场带领公司的员工一起去看了电影。



想要让外国人看到国漫的精彩固然是好,然而彼时的他却还身负5亿多的债务。

如此跟风,也不免让网友指责他“包场的钱咋不先用来还债呢”。



最划算的广告

“第一个想到营销《哪吒2》包场的品牌,简直就是天才”。



自从《哪吒2》引发关注之后,包场的风可是吹到了各个企业。

在2月22日,向太陈岚也开始搭上了东风,请员工和家属包场看了《哪吒2》。



她包场的现场不仅提供了给员工的小零食,还特意让保安打扮成了结界兽的模样。

当她包场的消息传来,也顺利地登上了热搜榜。



评论区里有不少人称赞她是“神仙老板”,就是有格局,但也同样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有人说她这是为了蹭热度“四万块钱的包场费用,帮她直接省下了1个亿的广告费”。



有人说她这是为了给自己洗白,“之前直播卖床垫被人质疑三观有问题,现在直接来一个‘支持国漫’反转形象”。

许多国货也纷纷出手,请员工一起去包场看了《哪吒2》。



伟龙小饼干算是最先开启这条路子的国货品牌。

他们厂里直接宣布停工一天,所有工人都一起前往电影院里看电影。



停工包场引发关注之后,他们品牌的账号视频,几乎都是在吃着“哪吒饭”。

工厂门口的保安大叔扮作结界兽,小饼干的纸箱上印着哪吒的造型。



而这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不少人都冲着伟龙支持国漫而选择去支持他们的产品。

蜂花也包下了电影院的两个厅,请员工和家属一起去品味了国漫。



在蜂花的直播号里,他们的三条置顶视频也都是公司带领着他们一起去看了《哪吒2》的内容。



他们的评论区里也同样是“为了吒儿买了好多蜂花的产品,快递都拿不过来了”。

“冲着他包场哪吒,以后我的洗护用品,蜂花全包了”。



还有不少网友直言“各个企业靠着包场《哪吒2》引关注,这广告打得可真是无懈可击,广告有了,员工也高兴了”。



虽说他们支持国漫让人感到欣慰,但是借着《哪吒2》狠狠营销,也让人觉得“目的不纯”。



掀起的攀比风

“2刷3刷是因为意犹未尽,那32刷是为了干嘛啊”。



《哪吒2》的角色设定与特效都值得观众细细品味,不少观众为了感受不同影厅的效果而选择了二刷、三刷。

可没想到,这竟无意间掀起了一场“攀比看电影次数”的风。



有些网友不停地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票根,甚至还有人连续10次跑去观影。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位留学生回国8天,竟然直接看了31场。



平均下来一天看4场,这跟直接泡在了电影院里有什么区别?

还有网友表示担忧“真的不会超越人体的生理极限,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吗”。



更有不少网友借着看影片的次数来阴阳怪气“没有看过《哪吒2》的有难了”“我同学因为没看《哪吒2》被枪毙了”。

更让人觉得震惊的是,这样攀比看《哪吒2》电影次数的风气还吹到了校园里。



自从开学以来,就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要看《哪吒2》感觉到头疼。

其实这倒也不是因为票价和电影的原因,而是因为孩子此时的“跟风”“攀比”心理。

有的孩子因为没看《哪吒2》融入不进去同学的聊天话题里,要求父母带着自己去看电影。



有的孩子因为看的次数少而苦恼“别的同学已经连看了好几遍,我不多看几遍显得我没有那么喜欢小哪吒”。

让孩子观看《哪吒2》固然有教育意义,但是掀起的攀比风也让人感到困惑。



纯吃“哪吒饭”

相比于此前种种,更让人反感的便是那些“空手吃哪吒饭”的人了。



一个育儿博主自称为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对着哪吒一顿抵制。

她将饺子导演专心创作不得不啃老的三年生活说成“啃老族会产生不良影响”。



她将给人提供动力的哪吒说成“英雄主义会让孩子产生落差,不是所有人都会成功的”。

而说过这部影片不好的她竟然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只是为了蹭流量而已。

好在,她的账号最终还是被社交平台给封禁了。



其他一些蹭流量博关注的甚至还说出了“辱女”这样的话来。

在他们的口中敖闰被自私化、石矶娘娘太胖是在对女性外貌进行嘲讽。



可事实上有不少观众都喜欢敖闰和石矶娘娘,不仅cos敖闰的造型,还给石矶娘娘配音。



除此之外,在很多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些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

他们用饺子的照片或者符合饺子风格的照片作为自己的头像,吸引人关注自己。



甚至还有的人声称“我是唯一真实账号”“粉丝达到100万爆料新片进展”来进行诱导关注。

在不明真相的网友关注之后,那些人转头就将靠着“骗人”涨粉的账号卖个好价钱。



如此种种奇怪的现象,真是让人反感。



结语

虽然那些企业有营销的成分,但是他们也的确贡献出了票房,为《哪吒2》登顶助一份力。

也希望那些原本就存在的不正之风不要与《哪吒2》沾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