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四军中往来的国际友人甚多,包括了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汉斯·希伯、杰克·贝尔登、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埃文斯·卡尔逊、蔼斯以及埃德加·斯诺等外国记者,还有被老百姓们誉为“当代华佗”,被陈毅赞扬为“活着的白求恩”的罗生特医生。
罗生特全名Jaek Rosenfeld(雅各布·罗森弗尔德),1903年生于奥地利加利齐恩莱姆贝格,犹太籍人。
他中学时期热爱文学,不喜数理化,却因亲眼瞧见过乳腺癌病人濒死前的惨状,而立志学医。
1923年,他考入维也纳大学医科系,1928年以优异成绩卒业。
30岁之前的罗生特,活得肆意洒脱。
论家境,父亲是上校军官;
论工作,一毕业就留任本校医院,当上了外科住院医师;
论财力,没过几年既有了工作经验又攒够了钱,自己开了一家私人诊所。
有事没事听听戏曲,写写诗歌,结交一些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妥妥的人生赢家。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打响,法西斯对外食髓吸血,侵略掠夺,奥地利的人民革命斗争在如此背景下日渐汹涌。
罗生特虽然社会地位高,收入颇丰,但受其父亲影响,是一个正义凛然的人,积极参加了社会民主党。
该党派被德国法西斯盯上,罗生特的厄运开始了。
1934年,奥地利变天,当地的纳粹分子受希特勒之命,枪杀了陶尔斐斯总理。
1938年3月,纳粹党在奥地利实行大逮捕和反犹太恐怖主义。
因身体里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罗生特被投入了达豪集中营。
他在集中营内过了一年多非人的日子,进去时还略显富态,出来时已瘦成了皮包骨。
每天,他都要和关押者一起干活,不能表现出不满,不能懈怠,不然就是一顿毒打。
被抓进去人的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老人搬不动石头,经常被鞭子抽,被脚踢,罗生特尽己所能地保护他们。
当然了,他也是肉体凡胎,不抗揍,肾脏被踢伤过,断过肋骨。
集中营每天都有新的人进来,人满为患后,罗生特被释放了。
德国法西斯下了驱逐令,警告罗生特永远不准返回奥地利。
这也挺好的,家破人亡,景貌全非,他带上职业上必需的器械和随身细软,乘船来到了中国。
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被法西斯荼毒的罗生特,决定在上海的法租界落脚,利用仅剩的生活费开一家诊所,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抗战事业服务。
由于其医术精湛,诊所很快小有名气,引起了国际记者汉斯·希伯和他的夫人涂鲁德的注意。
希伯和罗生特一样,都是犹太人,只不过他来自波兰。
此人社交圈广,喜欢结交新朋友,且在上海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里面都是外国人。
他诚挚地邀请罗生特加入,并向其介绍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民主政策以及群众们生产自救的情况。
经了解,罗生特得知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得异常艰苦,特别是缺医少药,伤病员难以得到治疗。
医者仁心,罗生特对迎难而上的军人们佩服不已,对因战争流血受伤的病患抱有同情,多次提出前往根据地参加救护工作的请求。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后,他终于被批准上前线治病救人。
3月中旬,上海党组织派专人接罗生特坐船到南通,然后去苏北。
外国人的身份扎眼,为了避免生出事端,罗生特化装成传教士,身穿一袭黑色长袍,胸前挂着十字架。
3月20日,在交通员的护送下,罗生特与陈毅、刘少奇等人在盐城碰头,成了第一个在苏北参加新四军的国际友人。
没多久,罗生特就入职了,被任命为卫生部的顾问。
陈毅很看好罗生特,希望他能够贡献才华,搞好军队内部医疗的工作。
两人脾性相投,一来二去地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平时,罗生特很忙,军队内部医务人员稀缺,所以他只能24小时连轴转,什么时候有病人,他就什么时候问诊。
从前,他专攻泌尿和妇科,到了新四军后,战士们生的病五花八门的,他渐渐地被逼成了“万金油”,不再讲究专,而是啥病都会医,啥病都懂一点。
他开朗热情,与根据地的军民相处得很好。
陈毅初见罗生特时,对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罗生特对待病人,差不多就是这个态度。
病人千里迢迢跑来求医,他不管在干什么,都会先放一放,即使是他自己卧病在床,他都要爬起来问诊。
有的时候,前方战事不断,大量伤员往后撤,他顾不得吃饭,困了就用毛巾蘸冷水敷一敷,不间断地给大家做手术。
仅2年的时间,他辗转于军部、二师、三师和四师之间,开设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疗骨干,还撰写了不少反映新四军抗日斗争和将领传奇的文章。
1943年初,经陈毅的介绍,经上级党组织的同意,罗生特成了中共的特别党员,这是我军历史上罕有的。
他有一套新四军的军装,穿起来很精神,他的腰间经常佩戴着一把马牌手枪,那是陈毅送给他的纪念品。
外国人的眉眼很深邃,罗生特的也不例外,与他熟络的战士们,依照他的样貌特征,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大鼻子神医,以至于江淮地区,有很多老百姓不知罗生特的原名,反倒是对这个外号记忆深刻。
他在中国待到了1949年上海解放,才决定回国探亲。
从1941年到1949年,他转战华中、山东、东北,担任三大战略区的医学顾问,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我军的一些高级将领,比方说罗荣桓元帅,万毅中将,都曾被罗生特医治过。
只可惜,这位品德高尚的国际友人,在回国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52年,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了。
罗生特离开中国前说:“将来我还要回中国来,要带着未来的妻子一同来。”
这句话,成了一个遗憾。
本文由大荟师合伙人商城【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