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已经从2025年开始实施了,法定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都将在2039年之前完成延迟或增加任务,法定退休年龄最多增加3年或者5年,最低缴费年限最多增加5年,延长后的最低缴费年限是20年。由于退休年龄的延长和最低缴费年限的增加在2030年到2039年是重合的时间段,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如果退休时间从2029年延迟到2032年,缴费年限增加吗?一起解读一下。
人社部定调,退休时间从2029年延迟到2032年,缴费年限增加吗?
202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2029年是最低缴费年限是否增加的分水岭。根据延迟退休政策,2029年及之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时,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而从2030年开始,最低缴费年限开始以每年6个月的速度增加,到2039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最低缴费年限是20年。
如果某职工在2029年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无论该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还是选择在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2029年退休,毫无疑问,最低缴费年限按照15年掌握。如果该职工在2029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单位协商一致,再延迟3年退休,也就是2032年退休,缴费年限是否增加呢?
这分两种情况:一是缴费年限会增加。在延迟退休后,单位有义务继续为延迟退休的职工缴纳社保费,这样缴费年限肯定会增加。比如2029年缴费年限达到20年,到2032年时缴费年限就会达到23年。虽然职工已经满足了退休要求的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但是职工只要在单位上班,单位就要为职工缴纳社保。
二是最低缴费年限不增加。这是什么意思呢?职工延迟退休后,由于单位缴费是义务,职工的社保缴费年限肯定会增加,但是从延迟退休政策来说,最低缴费年限不增加,缴费年限增加和最低缴费年限不增加,是两个问题。
比如某职工在2029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因为最低缴费年限没有达到15年,假设该职工的缴费年限只有12年,因此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不过,该职工与单位协商延迟退休问题,并且与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单位同意职工后弹3年后退休,也就是2032年退休。2032年,该职工缴费年限达到了15年,满足了2029年退休时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要求。
问题是,该职工延迟到2032年退休后,该年对应的法定最低缴费年限已经从15年上涨到了16.5年,如果按照2032年对应的法定最低缴费年限,该职工将再次不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对于这种情况,人社部已经非常明确了,最低缴费年限按照该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年份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计算,因为该职工在2029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低缴费年限应该按照2029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确定,而不是按照2032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16.5年来确定,最低缴费年限16.5年,是对应法定退休年龄在2032年退休的职工。比如某职工的法定退休时间是2032年,那么该职工如果办理退休,最低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6.5年。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该职工有资格前弹3年退休,也就是2029年退休,最低缴费年限就会减少,按照2029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来确定。也就是说,提前退休,最低缴费年限有可能减少,延后弹性退休,最低缴费年限不增加。
以上就是有关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退休时间从2029年延迟到2032年后缴费年限的变化问题,点赞关注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