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2月24日消息(记者邸文炯 通讯员张小芳 聂兵远)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幅幅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画卷,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沙海绿洲中徐徐展开。
生态搬迁:安居与发展的双重升级
走进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吴治军的新居,客厅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透过明亮的窗户,看着平坦整齐的柏油路、风景无限的广场,吴治军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搬到新房子,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方便、环境好,休闲时还能去广场聊天。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吴治军说,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只有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处,生态脆弱曾是制约发展的难题。近年来,民勤县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为突破口,在东湖镇、泉山镇等地建成60个集中安置点,同步建设日光温室产业园、肉羊养殖小区,惠及7300余户群众,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大坝镇八一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央广网发 卢璐 摄)
同时,民勤县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经营,推动种养加、农文旅有机融合,形成以乡村建设带动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产业振兴:特色农业激活乡村经济
走进大滩镇红墙村日光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一行行整齐排列的人参果株引人注目,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人参果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棚中,村民何海霞穿梭其间,精心挑选果实。这些年,依靠人参果种植,何海霞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有3座百米日光温室大棚,都种人参果,每棚年产量约达3万斤左右,市场行情好的话,3座大棚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何海霞说。
长势喜人的人参果(央广网发 张小芳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民勤县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以绿色循环发展为导向,持续做大做强蜜瓜、茴香、葵花、果蔬和肉羊“4+1”主导产业,做精做优人参果、沙葱、韭黄等特色产业。同时,民勤县立足“土特产”,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从“一时美”到“持续美” 美美与共
民勤县在红沙梁镇建设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货架上洗洁精、晾衣架、洗衣粉、抹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商品下面都标注着相对应的分值。村民们精心挑选物品,按照兑换规则进行兑换、签领、销分。
“我刚刚用积分兑换了抹布,回家就能用。积分兑换非常好,对我们参加劳动工作也是一种认可,以后我们参加义务劳动更有劲,更有信心了。”村民谢桃花说。
村民在积分超市挑选心仪物品(央广网发 周旦 摄)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更要重“里子”。近年来,民勤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有效运用“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模式,大力推广“一碗烩菜办丧事”“有事老张说”等典型做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新气象。
民勤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刘洪彬表示,民勤县将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更多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
责任编辑:李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