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将选拔培养乡村CEO作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培养了一批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乡村运营人才,为曲靖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内生动力。其中,李颂就是曲靖首批入围“乡村CEO”的成员之一。
40岁的李颂,是宣威市东山镇瓦路村党总支副书记,多年来竭力服务村民群众。2023年,李颂成为一名农业经理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乡村CEO”,积极盘活村庄现有资源,做起了直播,助推家乡的名优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实现乡村产业的效益提升,助力宣威农文旅品牌赋能提速。“合格的乡村CEO,不单是一个村干部,或是一个商业人才,而是怀揣兴农梦想,真正扎根乡村,要有‘十八般武艺’,用心用情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人。”他说。
带着新农梦,返乡创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宣威人,李颂希望家乡一天天变得更好。
李颂曾热血投身报国,当兵入伍后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在部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2007年退伍后,李颂走向社会,在煤矿工作过,还到西双版纳等地从事过水电、销售等工作,他穿梭于云南各地,寻找自己的人生归宿。
“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我还是心系家乡,总觉得在老家也能干一番事业。后来,我就果断回到了瓦路乡开始艰苦创业。”李颂回忆着过往表示,自己不后悔当初的抉择,回到家乡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018年,李颂回到宣威老家,开启了养殖肉牛的创业之路。同年,他被推选为东山镇瓦路村委会副主任,带领群众一起发展种养殖产业,为乡村人居环境、群众脱贫增收、邻里矛盾纠纷调处、村庄规划等多项事务奔波忙碌。
2022年,对于李颂来说记忆犹新,这一年村里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占地修路问题,需要群众有大局观,配合完成工作。任务下达后,李颂连夜组织瓦路村辖区16个村民小组成员开会,征集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大年初一,他带着村里的其他干部组织回村过年的大学生,一起进行思想动员工作,用大学生、乡贤的力量感召思想保守的留守老人,凝心聚力助力村里道路建设,支持农业项目发展。从年初到年尾,在李颂的不停奔忙下,最终村里8.4公里的得马村基埂路顺利完工。
2021年1月,李颂担任东山镇瓦路村党总支副书记,他继续扎根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农村工作需要用真情,还要动脑筋。有些群众为了一点耕地或者宅基地利益,就会产生纠纷。基层干部工作很难,需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从中进行调解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想放弃的瞬间,但最终还是坚守住初心,在这条服务基层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李颂说。
当上领头人,助农增收
如今,李颂在村里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增收致富的领头人。
2018年9月,李颂创办了宣威市鑫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云岭牛、西门塔尔牛养殖,万寿菊种植,青储饲料种植加工及销售。自创办公司起,李颂心中就始终秉持着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理念,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发动群众种植青储玉米、万寿菊等特色农作物。
创业初期,李颂养殖肉牛50头。2019年开始同步发展种养殖产业,流转群众土地160亩,种植青储玉米。当年依托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带动村里32户贫困户创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0年种植青储玉米300亩,带动6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1年种植青储玉米350亩、万寿菊350亩,共计带动周边群众216户。
李颂用自己的力量发展产业,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就近就便务工,也让一些出不了远门的村民有了收入。瓦路村的李粉珍,丈夫身患重病,儿子在上大学,每天她要照顾丈夫,还要忙碌农活,家庭经济负担很重。李颂为其提供了务工机会,李粉珍忙完自家的农活后,还可以到鑫诚公司帮忙,一个月也有上千元的收入。
新的一年,李颂的兴农梦变得更大,他要整合瓦路村高海拔地区的优质大米,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共同开拓一条可持续的绿色食品发展之路。目前,村里正在谋划建设大米加工厂,力争今年4月建成,5月投产,实现大米年产1000吨的目标。此外,还要举办摸鱼节、丰收节等各类民俗节日;融合东山就近的火石盆火腿产业园,积极发展乡村农文旅产业。
勇闯电商赛道,助力云品出滇
“李颂是我们的‘网红书记’‘直播达人’,他脑袋灵活,有思想。为了乡村发展,他还学习短视频拍摄、剪辑、直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东山镇一名乡镇干部这样评价李颂。
2024年,腾讯和曲靖师范学院携手培养一批懂乡村、会管理、善经营的乡村经营人才,共同开展乡村CEO的培养和数字化经营专项培训活动,开启了曲靖市第一期乡村CEO的培训学习,李颂幸运地入选学员名单。
2024年12月4日,曲靖市乡村CEO视频号培养实训活动在宣威市板桥街道迤谷花海举办。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李颂和来自曲靖市部分乡镇(街道)的近30名乡村CEO学员系统学习视频号平台规则、短视频拍摄剪辑、内容&电商直播等多项知识,以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方式,助推乡村产业经营和发展。
通过系统化培训,李颂于去年10月首次尝试进行了直播,在直播间销售群众的大米、洋芋、粉丝等农特产品,首场销售额达到5000元,虽然业绩并不抢眼,但对于李颂和村民来说,无疑是迈出了电商赛道的第一步,首次试水的成功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李颂直言:“电商这条路可以走下去,作为新手小白的自己,后期还要继续加强学习,组建真正的团队,让宣威更多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云品出滇。”
目前,瓦路村有了收发快递的物流点,电商之路已经铺开。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像李颂这样投身乡村热土的新农人,将带着更多的期许追光赶路。
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张雯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