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国民神车,上汽通用五菱也曾打出过“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接地气的宣传语不仅引发了众多消费者追捧,也奠定了五菱汽车亲民的品牌形象。

但是,随着车市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愈发重视,上汽通用五菱似乎也开始面临一些困境,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销量的下滑和产品风波。



从销量上看,官方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已连续三年销量走低,数据显示其2022年销量尚有160万余辆,到2023年则跌至140.3万辆,而2024年其年销量则进一步走低至134万辆,销量的持续走低无疑让五菱面临一定压力。



从目前的销量构成来看,五菱宏光参数图片)MINI EV仍是销量主力,这台小车凭借着低廉的价格也曾圈粉无数,如今在A0级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还有五菱缤果,同样也是小型车市场的佼佼者,它和五菱宏光MINI EV共同构成了五菱的销量主力。



但是也应看到随着A0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越来越多,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缤果所在的微型车、小型车市场份额也在缩水,尤其是比亚迪海鸥等传统一线大厂推出的新车型的到来,进一步挤压了五菱在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

而在销量更高的紧凑型甚至中型车细分市场,尽管五菱也布局相应的车型,并且价格十分低廉,但是却并未打开局面。比如其去年8月推出的五菱星光S这一紧凑型SUV,拥有4745mm的车长、2800mm的轴距,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可选,并且配备L2级智驾功能的车子只需要12万上下,按理说早应该稳定在万台之上,但实际上其2025年1月份的终端零售量仅有2873辆,环比大幅下跌,巅峰时期批发量虽然也曾破万,但是零售量却并未突破万台。



面临同样尴尬境况的还有五菱星光,作为一台中型新能源车,新车售价也不高,也提供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可选,并且顶配车型同样提供了L2级驾驶辅助功能,但其终端零售量在2024年下半年却开始接连走低。



至于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旗下的车型诸如宝骏云海宝骏悦也Plus宝骏悦也等车型销量表现同样不能算突出。



令人尴尬的除了销量外,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悦也还因刹车风波而在今年1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彼时有车友反馈宝骏悦也存在刹车变硬的情况,此后宝骏汽车进行了回应,其称在接受反馈后已第一时间介入,并称悦也并非网传“刹车失灵”而是部分车辆存在软件BUG,导致制动助力降级。该部分车辆启动时有指示灯提醒,会进入限速保护状态。




这意味着,宝骏悦也虽然不存在“刹车失灵”,但是却存在“软件”问题,而且软件问题最终会导致刹车问题,显然这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事实上,该刹车事件曝光后不久,宝骏汽车也就相关产品进行了召回,召回原因则是特定批次软件BUG导致车辆在特定日期可能出现制动助力失效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宝骏汽车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召回,体现出了厂家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在涉及刹车的问题上都出“BUG”,这无疑会对宝骏和五菱品牌会造成一定伤害,甚至对其产品的信任造成冲击。



此外,除了宝骏悦也此前传出的刹车问题外,五菱缤果底盘高压线束的固定设计以及续航争议等也可能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五菱予以重视。

应该看到,随着车市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市场已经开始了价值重塑,进入2025年后新能源车更是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过渡,消费者开始用放大镜审视产品品质与服务体验,单纯依靠低价策略已难以维系竞争力。对于五菱而言,要重拾"国民神车"的荣光,需要的不仅是产品迭代,更需要从质量管控到用户服务的系统性革新,并且加大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普及力度,惟其如此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