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立春过后的洛南城乡,处处呈现出繁忙景象。2月19日,走进位于洛南县麻坪镇的陕西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辆载满鲜菜花的大型卡车在等待卸货。生产线上机器轰鸣,马力全开。生产车间里的七八十名工人分散在一堆堆新鲜的菜花中,有的拿着刀埋头切花根,有的挥舞着铲子向传送带上输送切好的菜花,有的忙着搬运烘干的菜花……


“年前积累的订单到现在还没有给客户发完,自正月初八开工以来,工人们每天都是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赶订单。今天又从湖北调运回来40吨鲜菜花,争取两天内把年前的订单全部发完”。陕西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海燕一边安排工人卸货一边介绍。

眼下正是菜花上市的旺季。一筐筐新鲜菜花经过分根、切碎、杀青、脱水、烘干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了略泛黄的干菜片,入袋封箱、走出车间。未来,它们可能成为某知名方便面的蔬菜包,让全国人民品尝到;也可能进入北上广深等城市的某个火锅店的汤锅里,刺激消费者的味蕾。


作为一家以菜花、豆角、菠菜等鲜菜为主要原料,加工脱水蔬菜及休闲食品的企业,陕西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洛南集基地、开发、加工、购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设立保底价,且根据市场行情就高不就低,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

“以前我总担心豆角熟了没人收,或者收的太便宜了不划算,但有了保底收购合同,我心里很踏实。去年种了三亩豆角就卖了近四千元,我自己还能在公司打工领工资,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麻坪街村村民马玉芹满脸笑容地说。

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公司的发展步入正轨时,2020年8月6日的一场暴雨,使得厂房被冲毁、鲜菜被泥水裹挟,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但哭过后,何海燕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而是积极筹措资金,第一时间把欠农户的320多万元的货款结清。同时,在苏陕协作资金的援助下,经过近一年的灾后重建,公司东山再起。

凭借着诚信经营,公司与村民之间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感。除过麻坪镇外,石门、石坡、景村等13个镇的9300多户群众也都纷纷加入到种植队伍,加工厂的规模随之扩大,订单也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入企务工等形式,将农户牢牢镶嵌在企业的蔬菜产业链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三兴村党支部书记马建良看到良好的种植效益,计划今年带领村集体和村民种植豆角450亩。“豆角从种到收70天左右时间,而且不容易放坏,是个短平快的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能给大伙儿提供务工机会,一举多得。”马建良说,企业建在家门口,对多年来以劳务输出为主的麻坪镇来说,是件大好事。

“我在这里都干了七八年了,切菜、分拣等活儿我都很熟悉,不仅方便照看老人和孩子,每天还能有上百块钱的收入,我很知足!”42岁的麻坪街村村民马娟高兴地说。

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目前,该公司已建成3条脱水蔬菜生产线、1条酱腌菜深加工生产线,日均加工鲜菜120多吨,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同时,公司的蔬菜瓜果速冻车间已建成,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下一步,公司将在5个镇新建种植基地,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甜玉米、藕片等即食休闲食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与康师傅、青岛松本、福建彰浦等知名食品公司的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带动更多当地的群众增收致富,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回馈社会。”谈及下一步的打算,何海燕信心满满。(廖娟 毕波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