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景行
编审丨橘子
快消行业的2025年和2024年有什么区别吗?目前来看,不过是继续重复2024年。一样的策略,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职级。有时,不是员工躺平,而是大家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尤其是在基层管理岗位中的主任们。
认识这样一个大牌企业的主任,我们叫他老巩吧。虽叫老巩,其实他也不老,还不到35岁。在传统快消企业里,其实算是比较年轻的主任。在过去的两年中,因他业绩比较突出,公司一直想调他去外地做省总,但他接连拒绝。在他的认知里,“好事哪能轮到我”。
基层的无奈
老巩是一个很优秀的基层主任,他在这个岗位上也已经干了近七年。疫情期间,他为了不影响给自己负责的区域里送货,连续20多天住在车上。彼时,很多公司都会加大起订量,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供不应求,公司也好、业务也好,都想省一些时间,也都会加大原来的起送量。
但老巩还是按以往终端门店的订货量去配送,那段时间里,他的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十倍——毕竟,快消行业中,主任岗的基本工作还是追追打款,跟下业务路线。他这属于是把原来的手艺再拿起来,在那个有证有车就等于“一夜爆富”的时间段里,他依旧拿着自己的基本工资和提成。
疫情结束后,老巩被评为了优秀员工,拿到万把块钱的奖励。当时,他的省总就跟他商量,有外区的负责人想挖他过去,给他升职的机会,但老巩给拒绝了。因为,要调他去的区域,当时是有一些市场问题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疫情后,他所在的大区也出了“问题”市场,这在快消行业里也算常见。疫情中卖得好的螺蛳粉、方便面、牛奶、厚椰乳等等都遇到了销售困难。老巩因为疫情中的客情,虽然人口外流严重,但他在其所在的大区中,仍然表现出色。这自然又有别人想安排他一个岗位,但他还是拒绝了。私底下说了句扎心的话:“好事哪能轮到我”,就在这个区域里熬机会吧。
而老巩之所以有这样认知,除了跟他的性格有一些关系外,也跟他经历过事儿有关系。有一个带他入行的前辈叫小丁,在如今的老巩还是小巩的时候,他说小丁是公司最古早一批的主任,工作优秀,有冲劲、有干劲,又不少热血。对这样优秀员工,公司就想让一些优秀的员工去挑战更大的市场。小丁就被调到其它区域担任高级主任,职位连升两级。几乎是省总也在向小丁招手。
然而,事实是业务力对于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决定一个市场好坏的关键还在于企业的基本建设,企业的品牌力,产品力等。业务们的能力再强,也只是略加分项,但不能扭转你这个企业的品牌在这个区域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最后,小丁的一腔热血,因为连年的市场表现不佳、业绩不达标,小丁的职位也是一降再降。升上去的两级降下来不说,自己的区域也存在合并的风险。而原来小丁任主任的区域,也早有了新主任,这新主任表现也不错,业绩也能跟得上大盘。
结果就是,小丁在降薪、降岗、前途无望后,黯然离职去了其它公司。老巩说,我们只是普通的主任,就算表现得再优秀,公司也不会把你调到一个优秀的区域里去接一个优秀的人。肯定是想着让你这样优秀的人去做一块烂市场。可一旦你去了,市场问题,经销商管理,人员管理等等都是问题。市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公司对你有那样的耐心吗?过往,你交得出业绩,你是省总大区总面前的红人。待你交不出业绩来,又能照顾你多久?你也就从当红到冷落到离场。
如果,你有勇气去挑战个新市场,还不如去一家新消费公司,一样都是开拓,那业绩增长一点是一点,而且别人给的工资也比你现在拿要得要翻倍。老巩说,我既然不去新公司,自然也就不想去新市场。说我躺平也好,没野心也罢,我只想做好我这一亩三分地,在我的市场等有机会升职我再升,没有机会,我就继续做我的主任。
说白了,就是公司饼画的大,但主任拿不到手里;外闯的成本又高,一旦不成,连基本保证也都没了。
保障太差了
传统快消企业已经是十几二十年的存在,确实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有的萝卜比坑还要久,因为要因萝卜去设坑。而其它的萝卜想去抢坑,那就不只是你工作能力,还有发展的机会。就这么说吧,十年前,快消品行业真是大把的机会,如今的快消行业一切以守为主。
但我们各个公司的高层好像没太意识到似的,大部分企业都强调着一线业务同仁的贡献,是想方设法提高业务的战力以及拿到的工资。这样虽说没什么问题,只是,你不能只提高一线业务的战力,将主任这一层级的贡献给忽略了。
不止是忽略,很多企业高层甚至认为要去“主任”化,认为省总直管业务也是可以的,这样是机构的扁平化,命令很容易就能传达到一线业务员。其实,真正需要压缩的传递路线,应该是上层,而非业务主任与业务这样的层级。你就相当于,快消品都强调解决最后150米的问题,你是高速路也修了,小区路也铺好了,而后,把县道全挖了。
这两年,快消品难做,主任跳槽频繁,甚至一些企业的主任直接给省总打电话——我不做主任了,我回去跑线了,你找个人来接替我。可是,能接替主任的人还没来,他自己就先做起跑线的业务了。无他,主任拿不到工资,薪水比自己当业务时拿的还少。2023、2024年一个月薪水3K-4K的主任比比皆是,KPI,是真拿不到。下面的业务拿不到工资,离职就好,而业务剩下的区域,主任招不到业务就只能自己跑线。
后果就是,主任干着业务+主任的活,拿着主任的薪水,而这个薪水还是完不成KPI的。所以,业务主任就想,我为什么做这个主任,我直接做业务就好了,只跑自己的线,不管公司那些锁事。
也就难怪现在一些优秀的主任说:好事哪轮得到我。一般有这样认知的主任,确实在除了市场方面的事情外,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说白了,就是业绩之外的事,都不怎么拿手。
比如,某公司西南区域的一个主任小马,他所在的区域经常被领导表扬,但下面的主任没一个服气的。无它,因为小马有两大本事,一是窜货,二是高费用比。而小马能全省甚至全国窜货,因为有领导照顾。至于高费比,就更简单了,没有高费比,怎么能有低价货去别的市场。小马后来因为表现好被调到一个好的区域升职,结果被原来小马区域的经销商举报贪腐,而后被开除。那时,公司查小马的业绩,基本就是靠比其它区域多20%-30%的费用堆出来的。
当企业无法提供上升空间,无法给主任提供保障,也真不怪一些优秀的主任“躺平”、提高基层幸福感,但公司也确实不能不拿基层最小的单元负责人“不当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