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极氪与领克这对兄弟在近日完成整合重组,仅用百天时间就实现这一任务。相比其他不同车企之间的并购重组,吉利汽车对旗下这两家公司的战略调整难度相对小一些。当极氪与领克重组成功后,吉利将剑指谁?】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极氪、领克重组后,领克51%的股权归属极氪,剩余49%由吉利持有,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作为国内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机厂合并,吉利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强力推进,迈出了内部优化的一大步。面对当前汽车行业的新格局,极氪、领克此次重组整合,也是吉利汽车对抗未来残酷竞争的关键举措。
极氪、领克为什么要合体?
极氪与领克本来是吉利汽车双线作战的重要子品牌,两者在新能源以及燃油领域的销量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但此次吉利却要“集中火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极氪与领克的发展路径逐渐趋于重叠,车型定位同质化严重。极氪定义为高端新能源品牌,受众群体主要是追求潮流个性的年轻消费者,领克则更加注重燃油车与混动领域,但值得一提的是,领克同样将“触手”伸到极氪的纯电领域:与极氪001同平台打造的领克Z10无论是从车型定位还是受众群体都和前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领克Z10上市之后销量遇挫,价格下调后比极氪001优惠几万,但这也对极氪001车主造成一定困扰,可见,同平台、同风格、同价位的“双星战略”对于吉利来说并不是最优解,反而研发成本的重复投入使得两个品牌受到制约。
除此之外,领克品牌极为混乱的智驾方案将实现大一统,之前领克的不同车型所采取的最佳方案略有不同,例如,领克Z10智驾版采用了路特斯提供的高级智驾方案,领克08和领克09(参数丨图片)则搭载福瑞泰克和吉咖智能提供的方案,虽然不同级别的车型智驾技术水平有差异性可以理解,但不同供应商的智驾系统会使后续的OTA以及维护变得异常麻烦,领克与极氪合并之后会全面接入浩瀚智驾系统,随着吉利汽车的智能化战略愈发清晰,类似于比亚迪“天神之眼”的阶梯式智驾方案才是最终归宿。
吉利对品牌、生态两手抓
极氪和领克合并后,吉利汽车的产品划分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极氪与领克品牌在车型定位上不再起冲突,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主要针对3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车市场,中型车立足纯电领域,大型车聚焦超级电混。领克则传承运动个性的年轻血脉,小型车面向纯电市场,中大型投入混动高端市场。自此,吉利汽车的品牌矩阵重构完成,路特斯作为超豪华电动车品牌将成为金字塔顶端,而重组成功的极氪科技集团则专注于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几何与银河系列面向大众市场。
吉利汽车的生态链也在趋于完善,子公司威睿电动为吉利汽车电动化战略发展提供三电技术支撑,800V高压平台、二代“金砖电池”、极充V3技术都给吉利纯电产品提供巨大底气;在智能驾驶领域,吉利完成了全域AI智能化布局,成为首家与DeepSeek深度融合的车企,打造星睿大模型,将提供面向B端用户、C端用户以及天空地智能生态的智能体。在能源网络方面,吉利不仅与蔚来能源达成合作实现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同时通过极氪能源构建补能体系实现集团内部的共享网络。吉利对品牌、生态两手抓的战略也将其推举到更高的位置。
吉利剑指BBA
值得一提的是,“集大成者”极氪科技集团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定下基调“2025成为新能源时代的BBA,两年内年销百万级。”此次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正在重塑国内的豪华车格局,随着2024年BBA在华销量集体下滑,极氪与领克双星以年销50万总销量的成绩直逼BBA品牌,且2025年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BBA的电动化进程仍然不容乐观。极氪将在今年第二、三、四季度分别推出豪华猎装旅行车极氪007 GT、全尺寸旗舰SUV以及大型豪华SUV,而领克也将会推出首款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豪华品牌在猎装车、全尺寸SUV等小众市场的差异性以及不复存在,极氪科技集团将形成包夹之势。
点评
极氪、领克的整合重组,预示着传统车企正在逐步向科技公司转型。此次改革堪称大象转身,在比亚迪以垂直整合占据市场,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以用户运营为核心之时,吉利已经开始下一盘大棋,“高端化+全球化”战略无疑让中国车企从“性价比路线”走向“技术定义标准”的新竞争模式,进入智能化与新能源下半场阶段,一家车企的战略体系变得异常重要。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