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刘颖婕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备受关注。作为就业服务的“开年大戏”,山东各地积极响应“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号召,一场场“春风行动”招聘会火热开场。从创新岗位设置到多元招聘形式,从精准服务到智慧用工,诸多亮点频现,为就业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开启新年就业新篇。
多点开花,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
在临沂市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工作人员正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孙磊摄
“可带孩子上班、工作时间可外出接孩子。”“可居家工作、按单结算。”临沂市高新区招聘会的“妈妈岗”专区备受关注,湖西崖东社区“共富公司”展位前咨询声不断,不到两小时,近百人扫码加入用工微信群。针对临沂市妇女就业创业情况,临沂市兰山区还举办了春风送岗妇女专场招聘会,现场有8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吸引2000余名求职者前来应聘,“妈妈岗”成了就业选择的香饽饽。
日照的招聘会同样热闹,近130家重点企业提供超3800个岗位,涵盖各类行业。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围满求职人员,招聘登记表已填写20余人信息。公司招聘负责人介绍,提供餐补、五险一金等福利,此次带来5个岗位60余人次的招聘计划,学历要求从专科到研究生不等。
随着各地招聘会的全面铺开,丰富的岗位资源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需求,为实现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没想到50岁还能找到技术岗位!”在泰安市东平县招聘会现场,50岁的牛之涛凭借20年水电维修经验,通过创新推出的“适岗改造”计划,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该计划针对“40—60”超龄就业群体,进行技能评估,开发弹性岗位并进行配套培训。
创新形式,直播带岗打破空间限制
工作人员在青岛自贸片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进行直播带岗。张进刚摄
本次“春风行动”中,各地不仅在岗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还在招聘形式上不断创新。“企业提供住宿吗?有没有保险?”“有哪些企业招聘?一周休几天?”日照市招聘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在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线上解答问题,招聘信息一目了然,1个多小时的直播活动吸引了45.8万人次围观。2月14日,青岛自贸区招聘会现场开设“直播带岗”专区,线上线下共计接收简历180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7人次。
如果说直播带岗打破了空间限制,那“赶大集送岗”让求职者感受到的是就业服务的“烟火气”。
济宁市高新区将招聘会搬到乡村大集上,举办“赶大集送岗位”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来自接庄街道的农民工王先生高兴地说:“没想到赶大集还能找到工作,服务太贴心了!”
同样贴心的,还有济宁市梁山县会场特设的“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区”“职业指导服务区”“技能培训报名点”等多个专区,多部门联合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职业指导及测评、技能培训报名、创业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
多样化的创新形式与贴心服务,让求职者在求职路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也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和成功率。
家乡就业,用工用上 “智慧大脑”
单县举办零工专场招聘会,稳定和扩大灵活人员就业。单县宣传部供图
菏泽市单县人社局通过大数据比对和基层走访,建立困难群体动态台账,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同时,联合培训机构推出“新春送技能”计划,开设单县羊肉汤制作、养老护理、电子商务等实用课程,助力劳动者“技能傍身”拓宽就业路。单县人社局党组书记王超介绍,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定向开发岗位,在2024年金秋招聘月活动中,近半数本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专项对接成功上岗。
在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人力资源库让用工有了“智慧大脑”。郑旺镇常旺联合社理事长张存福表示,联合社阶段性用工需求大,制约发展。为此,该镇为每个自然村建立专属人力资源库,通过常态化对接和“本土化”灵活招聘,让1200余名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岗位。大规模、高质量的招聘会,进一步彰显了山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山东各地的“春风行动”招聘会,通过丰富岗位供给、创新服务形式,精准对接人才求职与企业需求。未来,各地还将持续发力,举办系列招聘活动,为更多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让“春风”吹遍齐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