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张电影票变成通往名山大川的通行证,中国电影市场与文旅产业的化学反应正在创造新奇迹。
截至2月24日7时21分,《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37.25亿元,距离全球影史票房第七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仅差4.35亿元。
这场票房狂欢的溢出效应远超预期——全国至少12个省份的30余家景区推出“凭票根免门票”活动,从天津盘山的冰雪奇观到陕西三原的唐代建筑群,从山东沂蒙山的云海到湖北恩施的喀斯特地貌,观影凭证正在解锁文旅消费的新场景。
这场跨界联动的起点可追溯至2月18日天津盘山景区率先推出的免票政策,随后陕西三原李靖故居与城隍庙迅速跟进。截至2月24日,优惠版图已扩展至黑龙江黑瞎子岛、甘肃兰州水墨丹霞、湖南张家界等标志性景区,时间跨度从即日起延续至4月30日不等。
山东临沂沂蒙山龟蒙景区工作人员透露,活动启动后日均核销票根超2000张,周末游客量同比提升40%。这种“电影+文旅”的模式并非简单营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年度无限次入园政策,实质上将观影行为转化为长期旅游消费的入口。
文旅专家指出,这种双向赋能创造了三重价值:对景区而言,借势顶流IP可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天津盘山在活动首周接待量同比增长65%,其中25-35岁游客占比达58%;对电影产业来说,票根二次利用延长了观影行为的经济链条,陕西某影院经理观察到,15%的观众因景区优惠选择二刷;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播的乘数效应——李靖故居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讲解员工作量翻倍,“很多游客看完电影特意来寻找托塔天王的历史印记”。
这种创新模式的成功有其深层逻辑。电影创造的136亿元票房背后是超2亿观影人次,相当于为景区储备了庞大的潜在客群。而景区提供的实体体验场景,又将虚拟影像转化为文化记忆的锚点。
正如参与政策制定的文旅从业者所言:“我们不是在送门票,而是在搭建从银幕到现实的桥梁。”
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景区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环比提升22%-35%,河南老界岭滑雪场因票根用户激增,紧急增设了3条接驳巴士线路。
这场跨界实验也暴露出值得关注的趋势。部分景区出现黄牛倒卖过期票根的现象,山东新泰新甫山已升级核验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票根信息追溯。
而观众对文旅融合的期待不止于门票优惠,张家界推出的《哪吒2》主题灯光秀预约量已达1.2万人次,证明文化消费正在向深度体验升级。
当黑龙江黑瞎子岛将一元畅游与冰雪运动结合,当悉尼影院用非遗市集延伸观影体验,全球文旅业都在探索IP价值的多元变现路径。
截至发稿,《哪吒2》的密钥已延期至3月30日,与其联动的景区活动最晚将持续至年底。
这场持续发酵的跨界风暴,或许正预示着文化消费新时代的到来——当人们手握电影票根走进千年古迹,当神话角色激活现实景观,中国电影与文旅产业的创新融合,正在书写比票房数字更动人的故事。
你的电影票还留着吗?不妨翻出票根,或许它能带你开启下一段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