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2月22日文章,原题:地方关系如何帮助深化中国—东盟关系 从铁路连接到贸易协议,与日俱增的经济相互依存和互联互通正在加深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关系。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自2020年以来也跃升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双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去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今年,双方的目标是完成自贸协定第三次升级,相互加强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

为深化经济一体化,连接昆明和新加坡的泛亚铁路计划也越来越受到支持。在这些方面,怎么强调中央政府的作用都不为过。不过,地方实体也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邻近的地理位置、繁华的市场、安全问题、棘手的争端以及边疆省份的发展,这些都增加了东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重要性。与西方的关系变动将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在中国外交考量中的价值。依托各自地理位置,中国南方省份正在利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宏伟措施的有利时机,竞相成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这些省份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地区深化边境贸易和物流的最前沿。

铁路连接反映东盟和中国之间日益增长的联系,这可从云南和广西与老挝和越南之间激增的客运量和货运量中窥见一斑。随着2021年连接老挝万象与云南昆明的老中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再加上越中两国改善从河内通往南宁的铁路线,东南亚与中国之间的商业和旅游业也得到推动,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铁路的升级改造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该势头。

“环北部湾经济圈”加强广西、海南和广东等中国省份与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之间的联系。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也有望促进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跨境电商业务。广西等中国南部省份一直在积极改善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并提升自身形象。广西南宁接待来自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城市代表参加世界市长对话。广西桂林举办了2023中国—东盟市长论坛。该地区也是有助于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的一部分。

中国边境省份与东盟各地建立的友好地方关系表明,它们在深化双边关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数据显示,云南省与外国地区签署97项地方政府姊妹协议,其中41项与东盟成员国签署。该省占到中缅结对友好关系的一半以上。广西与132个外国地区签署类似协议,其中东盟地区多达61个。在中国和越南之间建立的53个地方结对友好关系中,广西占到23个。云南省在中国与柬老缅泰越五国开展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国家之间高层政治的变动不一定会阻碍地方之间的关系。菲律宾和中国即是例证,最近这两个邻国陷入海上争端。1982年菲城市碧瑶和杭州结为友好城市,为双方进一步加强地方联系奠定基础。2019年菲律宾南伊罗戈省与中国湖北省缔结友好省州关系,尽管双边关系紧张,但菲中两国之间仍在2023年建立了多对友好城市关系。去年越南和中国也签署了几项地方友好结对协议。这些友好关系凸显地方关系发展的韧性。

在国家双边高层关系遭受风暴侵袭时,地方层面的联系可以构成替代渠道,甚至可以充当稳定关系的压舱石角色。在国家之间添加更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方互动层面,可以促使更多人支持与有关国家发展稳定友好的整体关系。(作者为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会长、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等,王会聪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