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初一是什么日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其实也被称之为“中和节”,也是太阳的诞辰,在我国古代,先民会在这天祭祀太阳,从而祈祷粮食可以大丰收。



这个中和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法比较多,但是这也反映了,古人对天体的一个信仰,有了太阳,万物得以生长,作物也能迎来丰收,人们在这天祭拜太阳,也就是希望一整年可以风调雨顺。



相对来讲,中和节的名声确实是很低,按照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个节日是当时的宰相李沁上书提出来的,希望以此来,鼓励百姓积极参与春耕,祈求粮食大丰收。后来,民间把它和正月的晦日节又联系在一起,这便有了二月初一,祈福、春耕等习俗。



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当中,又有哪些传统呢?二月初一不一般,老话说“二月初一有三怕”,怕啥?这天有啥讲究?

二月初一不一般,是因为这天是中和节,也是太阳的诞辰,另外,天文学家也发现,今年二月初一,还会出现罕见的七星连珠,77年难遇,如此多的巧合,那么人们会怕啥?

一怕:女子祭日

在古代,这天是太阳节,那么家家户户会设立香案祭拜太阳,希望它可以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家中女子,一般是不去祭祀的,俗语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日”的说法。



二月初一这天,由家里的男性长辈带领家里的男丁祭祀太阳神,祈求在新的一年,可以有个好的收成,因为这个时候正好也是春耕的开始,如果说女子祭日的话,则代表着家里人丁不够旺。当然这个只是古人的一个思想,如今并没有太大的一个讲究。

二怕:出现下雨

农谚说:“二月初一雨淋淋,阴雨到清明”。意思就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下雨的一个情况,那么这种阴雨的天气就会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春天下雨是好事,但是却不能一直在下,因为如果雨水太多,就容易造成作物烂牙的一个情况,那么就会影响到作物的丰收。



所以在这天的时候,庄稼人还是比较担忧,如果一旦出现下雨,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收成。

三怕:刮大风

古书《开元占经》中记载,二月朔日如果出现风雨,可能会导致接下来雨水较多,这对小麦等农作物生长不利,容易引发涝灾。而二月初一,刚好就是二月的朔日,如果出现刮风,天气还特别的寒冷,那么对于春播都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这个也是人们比较担忧的事情。



农历的二月初一,民俗讲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于对天气的一个观察,不管是祭祀太阳神也好,亦或者是祈福,都是希望,可以风调雨顺,这样作物可以顺利的生长,那么就能迎来好的丰收,反之,这个时候,天气变化比较的明显,或者说雨水太多,反而会影响到春播的进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