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七“老人节”也称“人胜节”。由来与古代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相传,女娲在农历正月初一创造了六只动物,并在初七创造了人类,因此正月初七被视为人的生日。然而,随着人类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正月十七、二十七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人的纪念日,人们称之为“人胜节”。在古人眼中,正月初七是人之初,为少年之辰;正月十七为人之中年之辰;而正月二十七,则是人之老年之辰,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老人节”、“庆老节”、“敬老节”等。
正月廿七“老人节”,记住:1不碰、2要做、3要吃,为老人祈福
“1不碰”
不碰血腥食材。为啥这么说呢?在老一辈的观念里,正月二十七是个特殊的日子,得避开吃那些血腥的食材,比如猪血、鸭血之类的。这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在重要的日子里,吃了这些可能会招来霉运,不吉利。所以啊,为了图个吉利,这天最好还是别碰这些血腥的东西。
“2要做”
一、要给长辈送寿礼或陪伴长辈。正月二十七被视为老人节,也被尊称为“庆老节”。这一天,人们会给长辈拜年,并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在这一天,忙碌的儿女们应尽量抽空前往长辈家中,陪伴他们共进晚餐,畅聊家常。对于步入晚年的长辈们而言,物质享受已不再是他们最迫切的追求,与儿女们的团聚、享受那份难得的天伦之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二、要登高望远或踏青游玩。正月二十七这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郊外踏青游玩、登高远眺,以此祈福。这一习俗由来已久,自汉朝起,人日节便有了深厚的传统。至魏晋时期,这一节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活动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到了唐代,皇帝会赐予群臣彩缕人胜,还会举办盛大的登高宴会,与臣子们一同赋诗娱乐。
“3要吃”
一、长寿面。面条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因为面条的形状细长,寓意着长长久久、健康长寿。在正月二十七这一天,吃长寿面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人们希望通过吃长寿面来祈求新的一年里家人身体健康、平安长寿。长寿面的做法多样,可以是汤面、拌面或炒面,搭配不同的蔬菜和肉类,既美味又营养。
二、七宝羹。七宝羹是正月二十七必吃的传统美食之一。之所以叫七宝羹,是因为“老人日”正逢七,于是就用7种寓意吉祥的食材来制作羹汤。这些食材通常包括白菜、韭菜、生菜、鸡、鱼等,寓意着吉祥如意、富贵安康。七宝羹的做法类似于什锦酸辣羹,口感丰富,营养丰富,非常适合老人食用。吃七宝羹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的享受,更是寓意着迎接新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三、饺子。在正月二十七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特别是在老人心里,在这天吃上一顿饺子,不仅能够讨得好口彩,还能够接到好福气。饺子寓意着吉祥如意、团团圆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饺子的馅料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蔬菜和肉类进行搭配,既美味又健康。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