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43军副军长杨国夫从野战军调任地方部队,担任江西军区副司令。他也是四野军职干部中为数不多调任到地方军区的将领。



从职务来看,很多人或许认为副军长调任军区副司令是平级调动。实际上并不了解当时以省命名的军区是什么级别。

在1949年组建野战军兵团时,每解放一省都是兵团司令兼任,如7兵团司令兼任浙江军区司令,10兵团司令兼任福建军区司令,5兵团司令兼任贵州军区司令,4兵团司令兼任云南军区司令,19兵团司令兼任陕西军区司令等。

其他一些省,如程子华担任兼任山西军区司令,李先念兼任湖北军区司令,萧劲光兼任湖南军区司令,张云逸兼任广西军区司令,陈再道兼任河南军区司令,许世友兼任山东军区司令等。

上级调陈奇涵担任江西军区司令,安排杨国夫、贺庆积担任副司令。

说起杨国夫,可是一位老资格,抗战时期山东军区下辖二级军区司令,像许世友、王建安、陈士榘都成为上将。

解放战争,被调任东北战场,率领7师与滨海军区地方部队改编的独立旅一万多人,后来编入新成立的6纵序列。按说6纵两个师都是杨国夫领导过的部队,只有新四军3师7旅不是,可是在选定司令员时,他被任命为副司令。

陈光是老资格,担任司令员无可厚非。可陈光调离后,空降洪学智也没有提拔杨国夫为司令,有些不合适。洪学智回忆,把他从后方紧急调任6纵司令,是因陈光身体不适。而他过去又是3师参谋长,熟悉7旅。按照这样说,杨国夫更熟悉其他部队,而且很有威望。



洪学智在担任一年多司令后,被调任上干大队干教育。如果是陈光资格老,洪学智熟悉7旅,那么调黄永胜担任司令又是怎么回事?这两方面他都占据,让他担任调用意很简单,就是能打仗。东总首长对善于打硬仗的指挥员很宽容。黄是被程子华特意调离的,此后是没有具体职务的。

黄担任司令指挥6纵打辽沈战役,当部队入关时,洪学智又回到6纵担任司令,一直到南下中南解放江西,职务改为李作鹏,也没有让杨国夫担任。

6纵是东野纵队里换主将最频繁的一支部队,而杨国夫的职务一直是保持不动,就连其他调6纵,与他一起担任过副司令的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先后都成为军长,他还是副职,虽然与司令仅仅差一步,在他这里似乎差的很远。



是因为身体不好,还是军事方面短板呢?

调任江西军区副司令,从职务上也算是给他一个交代,虽然没有担任过正职,就提拔为副兵团职。

可在1952年,全军评级时,他没有评为副兵团级,也没有评为准兵团级,而是正军职。是因为长期担任副职,没有担任过主将的缘故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