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年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近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寻‘味’中国年”为主题,联动地方学习平台,面向全社会开展征文活动。

2月起,“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征文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投稿,和大家分享你的春节故事~

(投稿请戳: )


那么新,那么旧

文来中学七年级学生周明彦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过年好!”随着主持人深情且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全家迎来了除夕重头戏——春节联欢晚会

从记事起,家里的长辈们就有着大年夜欢聚一堂的传统。家人们一起准备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一同观看精彩纷呈的春节晚会。小时候的我,总是乐呵呵地贴着春联,急吼吼地吃着美食,喜滋滋地数着红包。那一刻,春节晚会往往将一家人的欢乐与喜庆推向高潮,在我的眼里,满是大人们观看节目时的笑脸,以及对我们溢出满满的疼爱。

长大后,我渐渐能安静地坐下来,跟大人们一起欣赏它了,这才发现春节晚会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还往往融合了过去一年中的笑点、热点以及中式传统的美学,不由得对春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春节这一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当时,对于庆祝春节,更多的是宫廷之乐。时至宋朝,“春晚”进一步从宫廷贵族的娱乐,变成了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会。而1983年除夕夜,全国人民则迎来了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有着悠久历史的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盛宴之一,长盛不衰,至今焕发着魅力,这与它的不断求新求变密不可分。

今年的开场节目《迎福》,使滚灯、打铁花、舞狮等多种非遗文化,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呈现在舞台上,让非遗变得生动活泼,焕发出新的活力,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而当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现场扭起了秧歌,他们变换队形、舞动身体,多角度转手绢,完美还原了那浓浓的东北味,让人忍俊不禁,叹为观 止。 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超硬核的新技术在撑腰,光学原理的三维影像技术,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和导航技术,以及先进组网方案和时间同步技术,正是它们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春晚体验。

看!拜年路上,穿新颖时装的美女活力满满,着传统唐装的少年魅力四射;瞧!合家欢乐的年夜饭,老字号饭店一桌难求,家中盛宴摆满一桌。那么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那么旧,植根5000多年的传统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与精神之源。

当创新遇上传统,满庭尽是“芳”华。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随着《难忘今宵》的旋律,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接近了尾声,我们沉浸在幸福中, 共同展望着未来的美好。


作者:周明彦

编辑/初审:赵若楠

复审:姚怡莹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