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像是一个集团公司,创业元老是王伦,但是王伦小富即安,没有什么雄图大志,只想图个温饱,不想发展壮大梁山公司,引起了不满现状的手下员工林冲的不满,于是里应外合勾结更有魄力的刚加盟的晁盖公司抢占了梁山公司的控制权,晁盖死后,公司二把手宋江接任公司董事长,梁山公司开始发展壮大,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不断加入公司,为了更快的扩张,梁山集团公司也开启了并购模式,先后将一些小公司,如二龙山、少华山等等并入公司,还有一些体制内的公务员也离开体制加入梁山,最终形成了梁山108好汉的格局。

如此一来,梁山必定就形成了山头众多的局面,那么梁山到底有哪些山头?作为董事长的宋江又是如何管理如何平衡这些山头呢?



说起宋江,文不行,武也不行,长得也不行,又黑又矮,才1米6,学历一般,事业也一般,但是他性格好,为人孝顺、讲义气、忠心、有管理能力,情商也高,跟哪种人都能说得上话,都能搞好关系,这种人就适合混职场当领导,跟刘邦比较像。

正因为如此,宋江能够成功管理内部问题复杂的梁山集团公司,也成功了解决了山头问题,要知道梁山公司的员工几乎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一言不合便红刀子进白刀子出,都很有个性,能把这样一帮人管好是十分不容易的。



梁山虽号称“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实则暗藏错综复杂的江湖派系。从二龙山到揭阳帮,从降将集团到晁盖旧部,各山头明争暗斗的痕迹贯穿《水浒传》。

细数之下梁山有七大派系:

一、二龙山系:佛门金刚与官场弃子

- 核心人物:鲁智深、杨志、武松

- 势力范围:步军主力、北方绿林

- 嫡系兵力:原二龙山700僧兵+桃花山200喽啰

- 政治立场:反招安急先锋

权力密码:

鲁智深曾打断过镇关西的脊梁,杨志的祖传宝刀斩过东京泼皮,武松的拳头打死过景阳冈猛虎——这三个被体制抛弃的猛人,带着佛门武艺与官场怨气,在二龙山自成体系。三打青州时,他们吞并桃花山李忠、周通部众,成为北方绿林盟主。上梁山后虽表面归顺,却在重阳菊花宴上公开反对招安,武松那句“冷了弟兄们的心”至今令人脊背发凉。



二、少华山系:落魄贵族与江湖术士

- 核心人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 势力范围:陕西黑道、情报刺探

- 特殊技能:朱武的阵法、史进的刺杀术

- 生存之道:依附强权换取生存空间

暗流涌动:

九纹龙史进本是华阴县首富之子,因结交少华山匪寇毁家纾难。军师朱武深谙“狡兔三窟”之道,上梁山后主动交出军队指挥权,却通过参与石碣天书造假,跻身机密参赞。征辽时,朱武用“鲲化为鹏阵”大破兀颜光,证明这个“地魁星”的含金量。可惜史进最终冻毙于杭州六和寺,应了当年在少华山冻饿交加的谶语。

三、揭阳帮系:长江水霸与黑金帝国

- 核心人物: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

- 势力范围:长江中下游水运、私盐贸易

- 隐藏资产:浔阳江三十处码头+太湖走私网络

- 终极归宿:李俊海外称王(《水浒后传》记载)

江湖规矩:

在浔阳江上,张横的“板刀面”(杀人劫货)与张顺的“馄饨汤”(沉尸江底)令人闻风丧胆。李俊表面是渔霸,实则控制着从江州到建康府的水路黑市。上梁山后,他们垄断水军要职,阮氏三雄的渔船帮始终被压制。征方腊后,李俊装病脱离队伍,带着童氏兄弟远赴暹罗,完成从江湖草莽到海外国君的阶级跨越。



四、登州系:官匪一家的地方豪强

- 核心人物:孙立、解珍、解宝、顾大嫂

- 政治背景:孙立原为登州兵马提辖

- 投名状:血洗祝家庄换取梁山门票

- 派系特征:亲戚套亲戚的宗族网络

血色晋升:

猎户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入狱,引发登州劫狱事件。孙立作为官方内应,带栾廷玉师弟的身份混入祝家庄,里应外合破寨。此举既救出表亲,又向宋江递交投名状。但孙立最终仅位列地煞,印证了“叛徒在哪个时代都不受待见”的江湖铁律。

五、降将集团:体制内的失意者联盟

- 核心梯队:关胜、呼延灼、张清、董平

- 共同标签:名门之后、战败被俘、积极招安

- 特殊待遇:保留朝廷制式装备(如呼延灼的连环马)

- 政治价值:梁山与朝廷谈判的筹码

精致利己:

大刀关胜每次出战必先强调“关某世受皇恩”,双枪将董平为夺程太守之女屠其满门。这些体制内边缘人,把梁山当作政治跳板。招安后,关胜官至大名府兵马总管,却因醉酒坠马而亡——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蔡京集团对“贰臣”的清算。



六、江州系:宋江的嫡系死士

- 核心成员:李逵、戴宗、李立、穆弘

- 发迹史:宋江题反诗事件的既得利益者

- 暴力机器:李逵的板斧、戴宗的刑狱网络

- 存在意义:维护宋江绝对权威

血色忠诚:

黑旋风李逵在江州法场救下宋江时,斧头劈开的不仅是官兵,还有自己的退路。神行太保戴宗掌握着从东京到江州的秘密邮路,上梁山后组建情报网。这群人就像宋江的影子,李逵最终被毒酒赐死时,说的那句“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道尽嫡系死士的悲哀。

七、晁盖旧部:被边缘化的理想主义者

- 残余势力:林冲、刘唐、三阮、白胜

- 精神遗产:“聚义厅”改“忠义堂”前的江湖道义

- 政治困局:林冲的火并王伦污点,三阮的渔民出身局限

- 悲剧隐喻:阮小七穿方腊龙袍被贬为民

未竟之志:

林冲的丈八蛇矛曾挑开梁山新时代,却在关胜上山后黯然失色。阮小二死前撕碎官服,高喊“爷爷生在石碣村”,成为旧派最后的绝唱。当吴用与花荣在宋江墓前自缢时,不知是否想起,当年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的初衷本是“劫富济贫”,而非“忠君报国”。



众多山头聚在一起,肯定有的关系好,有的关系不好,有的亲近有的疏远,容易爆发冲突,就跟国内革命时期红军的几大山头一样,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分裂,影响团结,1955年授衔时山头也是影响授衔的因素之一,正如教员所说的,承认山头,消灭山头。那么作为梁山集团董事长的宋江,是如何处理山头问题的最终让108条好汉统一在梁山集团公司的愿景之下的呢?

宋江主要用了八招来平衡山头、解决山头问题,维护梁山公司团结:

一、承认山头但是不消灭山头,他保留了山头原有的架构,并未强行拆分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少华山(史进、朱武)、桃花山(李忠、周通)等独立山头的队伍,允许其保持内部管理权。这些头领在梁山大聚义后仍统领旧部,形成“大梁山”下的“小山头”自治格局。

二、关键岗位的平衡:梁山排座次时,宋江将重要职位(如五虎将、八骠骑)按山头势力大小、个人能力分配。



三、公平分配利益:梁山每次行动所得财物按“功劳+需求”分配,如三打祝家庄后,战利品不仅犒赏参战头领,还接济百姓,强化“义军”形象,同时让各山头感受到公平。

四、控制核心资源职位:梁山建立的钱粮库、造船厂、医馆等公共设施由吴用、蒋敬等非山头头目管理,削弱山头对资源的垄断,增强整体依存性。安排弟弟宋清掌管内务,戴宗、花荣等心腹掌握情报与近卫,确保核心权力不受山头挑战。

五、统一思想、塑造企业愿景:宋江将梁山从“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提出“替天行道”纲领,将分散的复仇、反抗动机升华为“忠君报国”的集体使命,为招安铺路。在梁山壮大后,借势推动招安,将内部可能因利益产生的分歧转化为对外部目标的追求。



六、打感情牌:宋江主动与关键头领结拜(如武松、李逵),以兄弟情谊淡化派系隔阂。对晁盖旧部(林冲、刘唐)则示以尊重,避免被视为“篡权者”。对降将(如呼延灼、张清)以礼相待,归还兵器马匹;对草莽好汉(如时迁、白胜)不计出身,赋予重任,塑造“知遇之恩”。

对坚决反对招安的鲁智深、武松等人,宋江以“兄弟情义”软化其立场;对李逵等激进者则以权威压制(如喝斥甚至假意问斩),维持表面统一。

七、互相制衡:通过招降关胜、呼延灼等军官,形成与原有山头的制衡力量,防止鲁智深、武松等二龙山派系势力过大。



八、借助封建迷信:利用“石碣天书”排定座次,借“天命”合理化权力分配,消解因出身、资历差异引发的矛盾(如李逵、刘唐等草莽派接受关胜、呼延灼等降将居高位)。

总而言之,以利益分配满足现实需求,以意识形态凝聚共识,以人情网络软化冲突,以权力制衡防止独大。这种策略在维持梁山短期稳定上堪称成功,说明宋江还是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