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及老师这份职业的辛苦,学生们写作文时总喜欢描述老师要熬夜,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作业,连头发都白了几缕,这似乎便是大家认为老师最艰难的地方。然而现今的老师才明白,倘若能在夜深人静时自己批改会儿作业,那简直如同中场休息一般。
自从有了家长群,刚下课便会被家长们的消息轮番“轰炸”,平日里还得负责诸多事务,例如学生打卡或是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而这些皆是学校布置的任务,若不完成,便有被末位淘汰的风险。此外,还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家长喜欢在背后“嘀咕”老师。
“你是家长,不是懂王!”上海妈妈蛐蛐老师被网友抓包:你行你上啊!
教师这份曾经的铁饭碗,似乎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稳固了。有些地区开始推行教师退出机制,一种是可以自愿退出,离开一线岗位去从事其他工作,另一种则更为直接,如刚才所提到的教师末位退出机制,若考核成绩连续几年不合格,就需自动离开教育行业。
看来学校编制有限,越来越不愿意养闲人了。不过家长们对此似乎有各自的看法。比如上海有位妈妈在网上发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她说现在的老师真“聪明”,让孩子自己备课。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老师留了一份作业,要求孩子每晚在第二天上新课之前进行预习,这位老师可能比较严谨,还要求学生做预习笔记,结果这就被家长认为是老师偷懒,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上课。
但这个行为在互联网上很快就被理性的网友们发现了。有人说,多少年前自己读书时,也是要自己先预习通读课文,这样老师讲的时候才不会陌生,难道现在是“绝望的文盲”的孩子上学了吗?
这位家长并未明白网友暗中所指,于是另一位网友直接给其送上了“懂王”的称号,并给出两个办法,要么放家里自己教,要么自己考编去学校教,意思就是你行你就上。然而,这位家长还真较上劲了,他真打算让孩子休学回家自己教育。
小学阶段预习课文确有其事,但抄网页的行为合理吗?
笔者逐一查看后发现,家长与网友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这位家长认为预习是合理的,他本身是通情达理之人,然而这位老师直接让学生照着网页把书抄满,如此一来,学生该抄的都抄完了,那老师还讲什么呢?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偷懒、不认真上课的行为。不过,每个地区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是一种特色。像上海本地的网友表示,他们小时候也是如此,抄新教材全解,且确实很有效果,能将基础知识全部掌握,这样老师上课时才能顺利推进教学。
有些基础知识确实适合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解决,上课时间一节仅有 40 分钟,如果什么都要在课堂上讲,让学生在课堂上临时领悟,课后再补笔记,其实家长还是会不满。
如今提倡给学生减负,作业就应该有针对性,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课后抄笔记,而是要让他们课前做好预习,再完成一些当天的作业,如此劳逸结合,学生也不至于太过辛苦。
有些家长确实喜欢对老师的工作评头论足,但是“懂王”这个称呼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呢?相信家长们自己心里也有数。家长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专业的事交给老师来做,将这二者区分开来,家长才能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