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保胆取石”手术



李先生今年50岁,最近又因为胆囊结石引发的绞痛来到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就诊。李先生发现胆石十来年了,有反复发作史,但因为不想切除胆囊,每次有所缓解之后就不了了之。这次住院,医生们为他做了超声、CT、核磁等检查,发现李先生胆囊多发结石,但是胆囊功能良好,因为李先生有强烈的保胆意愿,所以,普外科医生决定为李先生采用“保胆取石”手术。



“保胆取石”是通过在胆囊上切开一个小口,利用先进的内镜技术,如胆道镜,直接观察并精准取出胆囊内的结石,随后缝合胆囊切口,从而达到保留胆囊及其功能的目的。



王建医生与其普外科团队,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对患者进行了“保胆取石”手术。手术时间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取出将近三十颗结石。



这些就是折磨了李先生十年的罪魁祸首。术后李先生恢复的很好,很快就出院投入到了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保胆取石”手术在取出了胆结石的同时,也保住了李先生的胆囊。

“保胆取石”手术的优缺点

“保胆取石”手术的优势是可以保留胆囊功能,减少因胆囊缺失可能引发的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等问题。同时它的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相对较轻,患者恢复较快,通常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能更早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是相比于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保胆取石”手术的结石复发风险高。并且“保胆取石”手术仅适用于通过评估胆囊功能良好、具备正常的收缩和储存胆汁功能的人群。对于胆囊已失去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人,保胆意义并不大。

虽然它相比于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来说存在一些缺点,但“保胆取石”手术还是为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不想切除胆囊,且胆囊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式。

胆囊结石的形成

胆囊,这个形似梨状的小器官,静静地依附在肝脏下方,虽然体积不大,但它是一个 “胆汁储存库”,肝脏分泌的胆汁会先流入胆囊并储存起来。当我们进食后,尤其是摄入了富含脂肪的食物,胆囊就会像接到指令一样,有规律地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我们消化脂肪。



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成分处于一种精妙的平衡状态。然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为胆囊结石的形成埋下了隐患。比如,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胆汁无法将其充分溶解,胆固醇就会结晶析出,逐渐聚集形成结石。另外,胆囊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胆汁排出不畅,导致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也会促使结石的形成。细菌感染、寄生虫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它们在胆囊内引发炎症,进一步扰乱胆汁成分的平衡,加速结石的产生。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饮食上,保持规律的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粗粮、蔬菜等,它们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运动方面,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胆囊结石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就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如果出现了疑似胆囊结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为我们排忧解难。

采访专家



王建 主任医师

徐矿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

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5年,擅长胆囊结石息肉,胆管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及肝胆胰等消化道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

监制:荣良群

总编:王云清

编审:李长鑫

编辑:何梦璇

来源:普外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