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持续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积极探索更加精准化、多元化普法模式,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若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次会议暨2024年度年度专题述法工作会议。张静娟/摄)
抓好“关键少数” 强化依法履职
严格落实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2024年县委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92人次,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专题学法310次、4485人次,不断提升了“关键少数”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依法治理的能力。常态化开展述法工作,组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全年依法履职情况向县委报告,县委书记逐一点评、指出问题,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代表列席进行监督,确保述出差距、述出压力、述出责任。充分利用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和“新疆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常态化组织领导干部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培训,发放《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学习教材》、《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等书籍400余份,为依法决策、依规办事点亮法治灯塔。将任前考法作为领导干部提拔晋升的必经程序,凡不及格一律要求补考,开展任前考法4次、133人,把牢领导干部任用的法治水平关,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意识,提高了对行业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建强普法队伍 笃行法润乡野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智囊作用,聘请7名法律顾问全覆盖包联27个行政村(社区),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宣讲、“一对一”咨询、以案释法等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更接地气。畅通联系途径,在村委会、居民生活群公布法律顾问联系方式,提升村(居)法律顾问社会知晓率和服务覆盖面。2024年为全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共1616小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2件,协助村(居)委员会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20次。
(宪法宣传周向广大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张静娟/摄)
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乡镇司法所结合“1+N”活动(1名法律顾问结对帮带N名“法律明白人”),从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村民小组长中重点选拔培育一批法治素养高、热心群众工作的“法治带头人”,通过法律顾问值班、参与人民调解等工作,有效及时地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解决难题、帮助困难村民维权,随时随地向村民、村委会提供法律服务。2024年培养法律明白人61人,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引导等其他法律服务280次,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法治为民中服务人民、凝聚人心。
云端普法启智 地头说法润心
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充分利用“若羌县人民网站法治专栏”“若羌零距离”微信公众号、若羌融媒抖音的传播作用,开设《若羌好地方》专栏2个,刊发法治信息75条、稿件113件,播放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防电信诈骗、集体土地流转、民间借贷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视频520分钟。在双语频道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方式播放民法典21900分钟,提高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自觉。充分利用短信“云平台”快速、直观、面广的特点,在元旦、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编发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普法短信25000余条,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农贸市场、百日文化广场等地开展“法律十一进”、“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宣讲活动,累计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法治宣传活动130场次,覆盖人群超过1.5万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手册、宣传单等资料5000余份,营造学法懂法增智慧、坚定守法筑底线、善于用法维权益的社会氛围。
以法护航经济 以规助力发展
建立常态化入企普法机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入企开展惠企政策、安全生产、企业用工合同等宣讲,讲明白当权益受到损害时通过何种途径救济。安排法律顾问在国有企业合同审查、重大决策方面提供法律风险评估,确保企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深入开展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和企业“法治体检”、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等活动102场次,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需求,问需于企、精准服务、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司法力量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作用。强化合法性审查在维护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关注涉企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公布、备案、清理、废止等各环节,下发涉企合法性审查意见书1份,向相关单位下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提示的函》7份,深入推进涉企不平等法规政策性文件清理1场次,清理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已废止),政策性文件1件,为若羌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