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项目建设之“快”,谋经济发展之“进”。通化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在体制机制、要素保障、服务质效上积极主动作为,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整个竣工验收办理比预期提前一周完成!”在通化恒泰汽车节能减排设备安装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金亚洲对通化市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的高效服务点赞。
据了解,通化恒泰节能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新建厂房1900平方米,共3条生产线。“项目建设之初,从立项到办完施工许可,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尽快投入生产,我们今年 1 月中旬来到政务服务中心申报竣工验收,工作人员耐心指导如何申报,积极协调各审批部门,提前一周完成验收,办事效率特别高。”金亚洲说。
聚焦建设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通化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全链条推进、全过程提速。
聚焦减环节增效能,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3.33个工作日,较法定平均时限压缩85.65%;即办件比例由53.02%提高至55.40%。全省率先推进31个一件事实质运行,改革后“一件事”申请材料压缩43.10%,跑动次数压缩79.5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流程审批平均用时37个工作日,较承诺用时压缩54%。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提升至70.32%。
聚焦秉公平持公正,持续规范法治环境。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编制“首违不罚”清单213项,动态调整行政执法“四张清单”由906项增加到1011项。《通化市政法机关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系协作的工作机制》入选2024年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法律维权制度机制创新典型案例。
聚焦优服务应需求,积极活跃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证照一码通”改革持续深化,建立“1+4+N”税商联动机制,233项涉税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综合办税率达96.7%。全市布局7个营商环境监督站,118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特聘348位营商环境体验官,形成“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精准服务、闭环管理”的服务新机制。落实市级领导包保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项目立项审批、征地拆迁、资金筹措、政策扶持等方面需求217项。
聚焦强配置重培育,协同推动要素环境。加快推动资金、土地、用工等相关要素资源和保障服务向重点项目集聚。积极搭建政校企对接平台,设立高校人才工作站,满足企业用才需求。建立存量土地数据库,整体推动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助力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
聚焦守诚信践承诺,持续优化信用环境。开展信用“暖企”行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领域拓展至42个,并实施差异化监管。
来源:吉林日报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