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认识中,历史学家总以“秉笔直书”的形象出现,为记录真实的历史,不惜遭受肉体摧残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被这样记录下来的历史文本,往往也被认为是客观、公正乃至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

但是,这样刚正不阿的形象也许只具有道德价值,历史文本产生的现实影响则是含混微妙的,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成为罪恶的共谋者。

在罗新教授看来,历史学家不仅是记录历史,而且也参与了历史的内在发展。历史学家参与制造的教条、观念或常识,是制造历史人物的原料之一,当中,自然也包括了希特勒这样的领导人:

“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不仅仅是黑暗时代的受害者,也是黑暗时代的制造者。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是哪里来的?其中作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历史观,不能不说是17、18世纪以来德国历史学家的制造品。”


《帝国的毁灭》

历史文本与现实的互相纠缠,只是历史学领域不被注意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是近年广受读者喜爱的一本历史随笔,位列豆瓣热门中国史图书第五名。本书中,罗新教授以自己多年研究历史的心得出发,对历史与历史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反思,提出了许多常被忽视的问题:历史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如何理解“遗忘”在历史中的地位?黄种人是怎么来的?如何走出民族主义史学?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历史的读者,那么罗新教授的这本历史随笔,一定会让你对历史有新的认识。

✍️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为此,作为历史学的从业者,我们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学术的发展动力通常既来自学术的内部,也来自时代环境的各种力量。我是在这几年里写出这本书的,对外部环境造成自己的学习发展体会很深。我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是很让自己满意,甚至非常失望的时代,很沮丧、很焦虑,有时候还很悲观。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也许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压力越大,焦虑越深,失望越深,内心的冲突越激烈,这个对检验自己的学习,检验自己学术的深度,检验自己和时代、研究对象的关系还是很有意义的,我自己所做的就是这样的努力。

——罗新

是一本功力深厚的历史随笔,罗新教授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多年来研究历史的感悟与反思,本书的视野广阔、穿透力强,每一篇都体现出了罗新对历史、对历史学、对时代的慎思与关怀。



罗新教授签名实况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著有《中古北族民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等,是我们时代一位重要的兼具理论修养与现实关怀的知识分子。

本次售卖的《有所不为的反叛者》包含罗新教授亲笔签名+寄语,58元单本包邮(边远地区除外,以下单金额为准),数量有限,十分珍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