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红衣儒家
作者:高述群(上海交通大学青爱智库高级研究员)
“社会格式化理论”是清华大学教授李贵涛在其新著《战争形态演化史》(2023年11月出版)中提出来的重要新理论。该书共五章,在其第四章“人类第三战争形态阶段:军事广义毁伤网主宰战场的时代”中,作者提出“本书认为:人类战争也史无前例地步进入‘广义的格式化战场时代’,其本质是人类主要的战争空间极大程度地被人类‘预先构造’出来,战争存在的各个前提及其各种战争要素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预先准备’‘预先构造’与‘预先利用’。”然后提出了“格式化成为新型战场”的重要论断。李贵涛揭示“其基本属性在于:全员参与、全面格式、全界感知,全球送达,全域手段,全程计算,全网开阖,全局能效。”而对于“全面格式”,李贵涛指出,所谓“全面格式”特指“以人类最新的技术能力与新的组织形式,结合人们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全新变化,将社会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将人们的生活关系与生产关系变为能够直接为军事服务的形式与格局,并直接纳入国家的军事力量体系。”随后在第四章第三节中则特别阐述了“广义格式化战场时代”,指出在工业革命军事化时代背景下,战场已无处不在,“战争进行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战场条件,正在被全面地格式化为广义战场。”在第八节中又进一步详细概述了“全面格式”:一是人类及社会组织格式化,这包括亲缘关系的格式化、学习关系的格式化、工业关系的格式化、交往关系的格式化、精神关系的格式化;二是人类资源环境格式化,这包括食物品类及品质的格式化、水资源的格式化、电磁空间的格式化、宇宙空间的格式化、海洋环境的格式化、居住环境的格式化;三是人类生产关系的格式化;四是人类生命体的格式化,这包括生命状态的格式化、基因技术对生命的格式化、人类繁衍和生命延续方式的格式化。由此李贵涛得出结论:
1.“我们的时代是社会组织格式化的时代”。
2.垄断势力正“通过抢夺人类社会格式化的权利”,来“重新塑造整个人类本身及其人类社会”,其“历史意义等同于人类从动物进化为人类的那一步”。
3.进而再回归军事,指出对人本身和社会的格式化权力的争夺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军事目的”与“军事战略”,更是人类新时期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到这里,李贵涛已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社会格式化理论”的主要方面,尤其提出了“争夺格式化权力”这个重要概念,以及对未来战争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和对全人类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的预测。
在李贵涛随后所写的《历史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这篇论文中,他则更为完整地对“社会格式化”给出了定义:
社会的广义格式化是指某个社会集团,出于自己的切身利益,强行彻底改造人类社会某一类事物,完全拆解该事物固有的构成方式与组织形式,以使其失去原本的运行机制、功能职能乃至存在的目的和发展的意义,其后果是造成这类事物全新的构成方式、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最终使得这类事物存在的目的和发展的意义完全服务于该社会集团。
在此基础上,李贵涛指出,社会广义格式化与以往的社会性变革和社会性改造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一,其规模特征是:它改造的对象是整个地区、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某个领域。第二,其组织特征是:高度的垄断化,由某个平台或某个具体力量来掌控格式化对象。第三,其功能特征是:被格式化后的某类社会事物,最终会只服务于掌握格式化权利的社会集团。第四,其生态特征是:与这类事物有关的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全都被统一地重新塑造起来。
不仅如此。今日之地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共同步入彻底的格式化进程——解体与重构阶段。世界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已经开始进入重构进程;同时在经济基础方面,人类社会所依托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开始进入空前剧烈的格式化程序,从底层瓦解和重构着迄今为止的人类属性及其社会基本形态。
历史地看,“格式化”形态由来已久。被“格式化”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样态。一定意义上,没有格式化也就没有人类的基本生活与基本社会组织形态。但“格式化”这个概念的出现,却直接与计算机的出现有关。人类的思维以及社会样态被搬入机器的过程,就是被格式化、数字化的过程。正如“二进制”被引入计算机系统一样,没有“格式化”,人类复杂的社会样态,包括人类思维,都不可能存储进入计算机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被格式化与技术的进步有密切关系。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越来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被技术塑造越来越成为今天人类的宿命。但是,系统清晰地认识到“社会格式化”的现实,以及全世界争夺“格式化权力”的白热化,以及“社会格式化”在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意义,这却是李贵涛在《战争形态演进史》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李贵涛已率先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格式化理论”以及在战争中的应用学说。
在今日之世界,尤其是在中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提出“社会格式化理论”意义重大。
首先,“社会格式化理论”让我们优先且清晰地看到了当前世界竞争的本质:争夺格式化权力。李贵涛从多个方面简要描述了当今世界“格式化”的现状,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心理,无一不被“格式化”。普通人在技术霸权下已被逼到“线上生活”——这样的被格式化,普通人却浑然不觉。这就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也最残酷的社会现实。由此则不难发现,当今社会,最大的垄断权力就是对格式化权力的垄断。
李贵涛《历史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这篇论文中曾对未来作如下描述:在今后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大致30年左右,如果任由社会主导手段的全球化和寡头化,大多数人只能使用越来越少的几种语言、几种思想意识形态开展社会活动,只用少数的竞争手段开展经济活动,使用少数的几种世界观、历史观来看待各自的历史和全体人类的历史,从而会越来越集中于几种价值观来看待人类社会本身。而谁主导了上层建筑的格式化权,谁就能够获得未来人类社会的重塑权,在政治、经济、通讯、社交、教育、文化等领域,构建对己有利的各类平台和生态环境。而人们现实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更是越来越集中于少数的平台之手,无论是资源的占有、生活资料的提供、健康的保证,还是生产资料的供给,也全都被迅疾地垄断于屈指可数的几个势力手中,人们从生至死的一切其实都已被规定为几个品牌、几种模式的固定套路。各国各地人们所吃的、穿的、用的、看的、听得和想的都不过是在配合与落实商业计划。
这就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美乃至全球化原创技术竞争的本质就是“垄断格式化权力”。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公共舞台,甚至包括联合国这样的舞台,也都已成为全世界格式化权力竞争的主要舞台。据此李贵涛提出,“以社会广义格式化为指标,来定义战略性科学技术:真正的战略性科技是能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广义格式化的技术。比如,信息互联网科技、芯片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大规模铁路系统建设科技、大规模火电设施科技等,这些战略性科技能够为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体系或者生产关系体系提供共性的支撑,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相关进步与发展。能够引起社会广义格式化,首先意味着能整体性地颠覆即有的不合理社会格局,同时,又能构建服务于大多数人利益的全新的总体性格局。
其次,广义战争的危险性来自于被格式化的任人宰割。美国军事实力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力图把全世界格式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各国家、各集团、各人群、各个体,一旦被格式化所切割,则就等于是被宰的羔羊而无所用力去反抗。无所不在的格式化,人类已被垄断势力赶进牢笼。这可称为广义的战争。美元霸权,就是金融领域最典型的被格式化案例。而文化的格式化,则往往不易觉察而深受其害。前苏联解体,就是被格式化所战败的案例。
其三,所要思考的是顺格式化和反格式化。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是顺格式化潮流还是反格式化潮流,这涉及中国的基本国策。自然,当务之急,是社会格式化理论的普及化,需要让更多的人理解什么是社会格式化?以及自己如何应对社会格式化?改革开放初期,有许多新理论,如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等进入中国,在知识、技能上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结构。社会格式化理论由中国人提出,这样的理论也需要惠及全世界,反哺给世界各国,造福人类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