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正军级装备部和后勤部,为何军改后都各只有5个?导致其大幅缩减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军改前,解放军实行“四总部”体制,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其中后两者都是正大军区级单位,负责全军后勤保障和装备管理工作。
在其之下的军种层面,海军、空军和二炮,以及武警部队,都各自设有独立的后勤部和装备部。其中武警部队相对特殊,只设有独立的后勤部,装备部则是司令部下属的正师级二级部门。
而陆军由于之前没有设置独立的军种总部,是由总参代行其“总司令部”的职责,因而相应的设置都体现在各大军区,大军区之前也是以管辖领导陆军部队为主。像沈阳、北京、南京等7大军区,均设有后勤部和装备部,负责辖区内的联勤保障和装备管理。
再往其之下的层面,就是陆军原有的18个集团军,海军三大舰队以及各个省级军区等,当然也都设立有这两个部门。至于正师级以下的师、旅、团等作战单位,则是将以上两个部门合并为保障部,而正师级的军分区或警备区则没有合并一说,但只设置后勤部。
因此总的来说,在军改以前从军委总部到军种、大军区及以下各级单位,都拥有大量的后勤部和装备部。而这些部门各自分散独立,从而导致机构冗余、职能重叠。因此军改后总后与总装,分别改编为军委后勤保障和装备发展部,并进行了降格,其部长也不再担任军委委员。
而海军、空军和二炮改编成立的火箭军,以及武警部队,则保留或设立正军级的后勤部和装备部。其中武警部队的正军级装备部是在2017年新组建的,军改前期还是由原武警司令部装备部,更改为参谋部下属的装备局。至于陆军部队则在设立总部机关后,同样设立了相应的这两个部门。
因军改而诞生的副战区级战略支援部队,在其本级是不再单独设置后勤装备两个部门,但其下属的航天和网络系统部门,设有副军级的后勤和装备部。同样是军改后全新诞生的联勤保障部队,则因为本身就是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而不设置相应的部门。
所以军改后的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以及武警部队等各军兵种,总共分别只有7个后勤部和装备部,其中正军级的只有5个。虽然2024年4月战略支援部队被撤销,并且一分为三,相应设立了信息支援、军事航天和网络空间3个副战区级独立兵种,但尚未明确有设立装备部与后勤部的消息,并且即便设立也不会达到正军级。
至于五大战区则都不设立相应的后勤部和装备部,它们的后勤保障由联勤保障部队全权负责。五大战区的机关部门设置也较为精简,仅设立联合参谋部和政治工作部,不仅不设置后勤部和装备部,也不设纪委等部门。
这是因为战区不直接领导管理作战部队,也不负责部队建设,其首要目标是指挥本战区内作战力量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联勤保障部队在每个战区都设有副军级的联勤保障中心,负责提供全面的后勤保障。
此外,军改还导致了其他后勤保障系统的重大变化。例如原隶属总后勤部的武汉后方基地独立出来,直属中央军委,并升格为联勤保障部队总部,与五大军种平行运转。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军队后勤保障的效能和职能,提升我国军事力量的整体战斗力。
看了军改后我军各级后勤部与装备部的变化,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武警部队总部机关体制编制再次调整:新组建装备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7005
环球网,国防部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总部制改多部门制 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9CaKrnJT5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