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解析是通过医者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记载了医者临床经验,并记述其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反映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思想。现分享国医大师王烈学术思想。


王烈

王烈,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吉林省劳模及优秀教师。 区域诊疗中心(中医)建设单位、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专科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

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委员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的顾问、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及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

王老应用中医药防治儿童疾病近70年,尤其是擅长诊治儿童哮喘,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哮咳”理论和“闻声辨咳一指诊法”,运用“三个理论、五方、十四法、五种新药、六个制剂”进行诊治,擅治小儿肺系疾病,累计诊治患儿近百万人次,被誉为“小儿王”。其学术思想被纳入国家教材,首创“哮咳”病名被《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引用。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诊疗规范,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等6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撰写婴童系列丛书18部,诊疗经验被收录于百余部著作中。


案例

患儿,女,12岁,吉林籍。

初诊:2016年1月19日上午7时。

主诉:鼻不利伴喘促5年,加重10天。

病史:患儿于5年前出现喘促,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于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哮喘,具体治疗用药不详,哮喘好转,其后仍偶有鼻不利,10天前因受寒外感后发病,病起表现为鼻痒、流涕,继则出现咳嗽、喘促。刻下症:咳嗽、喘促,多于活动后及夜间加重,晨起喷嚏、鼻塞、流涕,食纳尚可、夜卧不宁,大便略干,日1行,小便略黄。

诊查:神疲,面色晄白,鼻孔处色红,流清涕,口唇红,咽部略红,心音正常,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舌苔薄黄,舌质淡红,脉数无力。

中医病证:鼻性哮喘(发作期,寒热夹杂)

西医诊断:1.过敏性鼻炎

2.支气管哮喘

辨证:患儿既往有哮喘病史,伴有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现代医学以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分别论治,然肺鼻关系密切,肺开窍于鼻,二者相互调和,方能发挥肺脏宣发与肃降的功能,使鼻得以濡养,才能嗅觉灵敏。感邪之后,邪气入里,影响肺气宣降,易致津液停聚,邪气停于鼻窍,鼻窍气机不利,加之肺气不宣,遂可发为鼻鼽。鼻抵御外邪力弱,外邪由鼻而入,引动内蕴伏痰,则发为哮喘。病程日久,湿痰内蕴化热,上犯于肺,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因此两者病机相关,寒热夹杂,可归为外寒犯肺,内热蕴脾。

方药:鹅不食草15g、细辛2g、麻黄5g、全蝎3g、苏子25g、地龙25g、前胡25g、白屈菜10g、杏仁5g、射干25g、黄芩25g、川芎25g、白鲜皮25g,4剂,2日1剂,1日3次,水煎服。

复诊:家长自述患儿哮喘缓解,晨起仍有鼻塞,流涕,余症可。

处方: 黄芩25g、川芎25g、黄芪25g、白术25g、白芷25g、通草15g、白木通8g、防风15g、乌梅15g、细辛3g、甘草5g、苍耳子10g、辛夷10g、五味子5g,4剂,服法同前。

三诊:家长自述患儿鼻息通畅,无涕。

处方: 上方减细辛、白木通、通草,加白果8g、紫草5g。4剂,服法同前。

四诊:家长自述患儿无咳,无涕,偶有鼻塞,一般状态可。

处方: 黄芪25g、补骨脂20g、百合25g、赤芍20g、黄芩20g、苍耳子5g、五味子5g、乌梅5g、甘草3g,4剂,服法同前。

五诊:家长自述,患儿已无症状,余无不适。

处方:黄芪25g、百合25g、玉竹25g、补骨脂20g、牡蛎20g、女贞子20g、大枣10枚、五味子5g、太子参5g。连服1个月,其中第1周前方加山药20g,第2周加熟地黄20g,第3周加何首乌20g,第4周加海螵蛸20g。服用4周后休药。

随访:分别于3个月、1年后随访,鼻鼽与哮喘未作。


按语

本医案为王烈教授临床治疗鼻性哮喘的典型病例,因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好,方可系统治疗鼻鼽和哮喘之疾,均属临床难治之证,而两病并存则治疗更为棘手,分而治之,收效不明显,以鼻性哮喘合治而起效。王烈教授将本病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鼻鼽与哮喘同时发作时称为鼻性哮喘发作期,治疗应根据两病症状的轻重而选择处方用药。哮喘发作期,而鼻鼽症状不显时,以止哮平喘除痰为主,可用苏地止哮汤加减,基本药物组成为全蝎、苏子、前胡、地龙、杏仁、黄芩、射干、白鲜皮、川芎、白屈菜;鼻鼽症状明显,哮喘已缓解时,治以培土生金,利鼻通窍为主,选用利鼻方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芩、黄芪、细辛、防风、乌梅、甘草、白芷、川芎、苍耳子、辛夷、白术;鼻鼽及哮喘症状均明显时,治以散寒清热,利鼻止哮,化痰平喘,用鼻哮汤治疗,药物组成为细辛、全蝎、苏子、地龙、麻黄、黄芩、射干、苍耳子、辛夷、白鲜皮、徐长卿、白屈菜;缓解期根据证型综合调理,稳定期以扶正之剂治其本。综观全程,鼻性哮喘临证多见,但临床因个体差异,而表现迥异,因本病迁延难愈、疗程较长,故具有较大的治疗困难,王烈教授率先提出三期分治序贯治疗本病的思路,且临证皆获其效,体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研究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科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儿童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