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的战场上,我们常常目睹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种是,项目经理小张面对项目进度滞后,焦虑不已,他每日紧盯任务清单,精确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对团队成员的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可团队成员却怨声载道,士气低落,失误频出;另一种,部门主管王姐管理着一个创意部门,她很少干涉员工的具体工作方式,而是定期组织团建,倾听员工心声,员工们工作自主性强,创意不断,氛围其乐融融,但偶尔项目方向会出现偏差,成果不尽人意。

同样是管理,为何差别如此之大?这背后实则是管人与管事的巨大差异在作祟。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这管理中的两大关键领域,看看它们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01

管人与管事的本质区别

1、核心导向有别

管事,聚焦的是任务本身,目标明确且直接 —— 达成预定的成果。就像工厂生产线,每一道工序都有精准的操作标准、严格的质量把控,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环环相扣,一切为了确保产品按时、按质、按量问世,满足市场需求。在这里,流程、规范、标准是关键词,遵循既定的模式高效运转,如同精密的仪器,不容许过多的 “个性” 干扰。

管人,则是围绕人展开,核心在于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让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进而推动团队前行。以软件开发团队为例,主管深知每个程序员都有独特的编程风格与擅长领域,于是通过个性化的任务分配,让擅长算法的攻坚难题,界面设计出色的负责交互,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关注成员的职业成长,提供培训、晋升机会,员工成长了,团队实力自然水涨船高。

2、思维模式差异

管事需要管理者具备严谨的理性逻辑思维。面对复杂项目,能迅速拆解任务,规划步骤,合理分配资源,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比如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前,依据图纸精确计算所需材料、人工工时,安排施工顺序,考虑天气、地质等因素对工期的影响,像下棋般步步为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管人考验的是感性的人际思维。管理者要洞察员工的情绪、需求,换位思考。当员工遭遇挫折情绪低落,需及时给予心理安抚;员工渴望职业突破,能助其规划发展路径。销售团队主管发现成员业绩下滑、信心受挫,不是一味批评施压,而是耐心沟通,了解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用同理心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凝聚团队向心力。

3、衡量标准不同

管事的成效,直观反映在任务指标上。生产车间的产量达标率、次品率,营销活动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这些硬邦邦的数据,精准衡量管事的优劣。产量高、次品少,营销业绩亮眼,说明管理到位;反之,则需反思流程、策略是否有误。

管人效果的评估相对多元且软性。团队氛围是否融洽,员工满意度高低,离职率多少,都是关键指标。一个团队欢声笑语、协作无间,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离职率低,即便短期业绩未达巅峰,长远来看,也是管理有方的体现;反之,人心涣散、抱怨频出,即便当下任务完成,也暗藏危机。


02

实战场景:管人与管事的侧重

1、创业初期的抉择

创业起步阶段,资源稀缺、资金紧张,活下去是首要任务。此时,管事的权重往往更大。以一家小型电商创业公司为例,创始人团队需亲自下场,紧盯产品选品、供应链搭建、店铺运营等关键事务。精心挑选高性价比、热门的商品,与供应商反复议价争取优惠价格与快速供货周期,钻研电商平台规则,优化店铺页面、商品描述,提升搜索排名。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事必躬亲,把控每个环节的质量与进度,确保公司能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

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人。哪怕团队仅有寥寥数人,创始人也要关注成员的工作状态,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及时的奖励,像深夜一起加班后的一顿夜宵,都能让大家在艰苦的创业路上感受到温暖,保持奋进的动力。 这一阶段,管事保障生存,管人凝聚力量,两者微妙平衡,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2、业务扩张阶段

随着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开始扩张版图,管人成为重中之重。公司规模扩大,人员增多,原本的 “草台班子” 要变身正规军。此时,管理者需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如互联网科技公司,划分研发、产品、市场、运营等部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招聘、培养大批人才,建立人才梯队,为各岗位输送新鲜血液,避免人才断层。

而管事同样不能松懈,要将过往成功的业务流程标准化、制度化。市场部门制定详细的推广流程,从市场调研、目标定位、广告投放策略到效果评估,形成闭环;客服部门规范接待话术、问题处理流程,确保服务质量稳定。用完善的流程管事,让新员工快速上手,老员工高效协作,公司才能在扩张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从 1 到 100 的跨越。

3、成熟稳定期

当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进入成熟稳定期,管事又迎来新挑战。此时,组织架构庞大,容易滋生官僚主义,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管理者要像精细的工匠,重新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去除冗余环节,引入先进管理工具与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大型制造企业采用精益生产理念,精简生产线,优化库存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出质量与速度。

管人方面,则更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与关怀。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帮助员工技能升级;设计多元晋升通道,让不同专长员工都有上升空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因为在这一阶段,员工的忠诚度、创造力是企业持续领航的关键,只有让员工安心、舒心,才能激发无限潜能,守护企业的辉煌,迈向更高的巅峰。

03

二者关联:相辅相成共促发展


管人与管事绝非孤立的两座岛屿,而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管事为管人搭建舞台,清晰的任务流程、合理的目标设定,让员工明确方向,知道劲儿往哪儿使,有施展拳脚的空间;而管人是管事的源动力,员工积极性高涨、能力卓越,才能将事情干得漂亮,攻克重重难关。

企业管理若只重管事,易成冰冷机器,缺人情味,员工离心;若只重管人,恐如散沙一团,效率低下,难达目标。唯有精准拿捏二者平衡,依据企业发展阶段、业务特性灵活调整,方能驱动企业巨轮破浪前行,驶向辉煌彼岸。

04

给管理者的实用建议

1、自我评估与提升

管理者需定期剖析自身,识别在管人与管事上的倾向。若发现自己过于侧重管事,对人员流动、团队氛围不佳后知后觉,那就应主动学习人际沟通、员工激励课程,阅读《关键对话》《驱动力》等书籍,提升管人能力;反之,若团队任务常拖延、绩效不达标,而自己平时与员工称兄道弟,难以严格要求,就得钻研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强化管事本领。同时,多参与行业交流,借鉴同行优秀管理经验,定期复盘自身管理行为,不断调整优化。

2、团队搭配有妙招

依据成员特点组建团队,让擅长管事的担任流程把控、任务分配角色,如项目经理;善于沟通、洞察人心的负责团队凝聚、人才培养,如人力主管。分配任务时充分考虑员工专长,程序员出身的员工负责核心代码编写,沟通能力强的对接客户需求,实现人岗匹配,让团队协作事半功倍。

3、灵活应变是关键

管理无定式,管理者要敏锐感知内外部变化。项目紧急、时间紧迫时,适当强化管事力度,明确分工、紧盯进度;团队士气低落、创意枯竭,即刻切换管人模式,组织团建、倾听心声、激发潜能。如互联网公司赶项目上线,管理者细化任务到每天每人,每日例会跟进;项目结束,立马安排休闲团建,收集员工对项目流程、团队协作的意见,为后续优化做准备,把握时机,灵活切换,引领团队稳健前行。


最后总结

管人与管事,犹如管理天平的两端,差异显著却又紧密相连。在企业成长的漫漫长路上,精准把握二者的差别与关联,灵活调整策略,是管理者的必修课。这一路并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唯有持续学习、不断实践、敏锐洞察、果敢决策,方能在管理的艺术海洋中乘风破浪,引领团队驶向成功彼岸,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