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静时的血氧是92%-94%,都不用吸氧,但是只要一开始活动,哪怕只是原地踏步走两步,血氧就能掉到82%,我都不敢运动了……”魏大伯年轻时是名运动健将,如今,慢阻肺病把他最大的爱好“剥夺”了。

“即使一动血氧就下降,还是要适量运动,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较低的患者应该吸着氧锻炼。”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国家级家庭氧疗‘标准答案’请查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靖详细讲解了氧疗如何搭配康复锻炼。

为何一动血氧就下降?

“我们运动的时候,心率会增快,血流速度加快,同时呼吸频率也会随之增快,加速氧气进到肺泡的过程,所以正常人不太可能出现运动时的低氧。但当慢阻肺病比较严重时,因为气道变窄了,血流增快时单位时间内进到肺泡的氧气会变少,因而就出现了低氧。”

“很多慢阻肺病患者由于一运动就低氧、呼吸费力,于是就不愿意运动,然而,长时间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呼吸肌力量下降、身体机能减弱,甚至心肌功能也会逐渐衰弱。因此,即使血氧下降也不能放弃运动。”

氧疗搭配康复锻炼,关键把握4点

“一动就低氧怎么办呢?简单来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康复锻炼过程中也不中断吸氧。在康复锻炼时,特别是有氧运动期间,建议佩戴便携式供氧装置,并按需要吸氧。可能需要在运动过程中更改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升级为面罩式吸氧。”

“运动时需要持续监测血氧,一般建议血氧保持在88%以上。如果运动中血氧持续下降,以及感到疲劳、气短、头晕或胸痛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并调整氧流量或者休息。”马靖主任讲道。

“需要携带氧疗设备进行训练,应该确保运动空间宽敞,保证供氧设备的安全,并避免氧气管线与运动设备缠绕。也可以适当使用延长管,关于吸氧导管的长度,有研究显示30米以内的吸氧管路,基本不会影响吸氧流量和吸氧浓度。”

“另外,一旦开始运动,只要度过了前一周,一般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运动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肌肉也比以前更有力量。因此,如果明显感觉到原有的训练计划执行起来比较轻松了,就可以定期和医生或者呼吸治疗师沟通,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训练计划和氧疗方案,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适合家庭氧疗患者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步行、骑车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20-60分钟。力量训练方面,可以使用轻度弹力带、哑铃或自重训练,每周2-3次,逐步增加强度。伸展和柔韧性训练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和预防肌肉僵硬,运动后应进行放松拉伸。呼吸训练应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并结合日常活动调节呼吸节奏。”()

最后,马靖主任特别提醒大家,“在康复训练前,最好请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评估,根据疾病阶段、氧疗需求和整体健康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合理的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马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副组长等。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发明专利2项(3/6,3/4)。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